真实的古代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题所述

古代,是中国的古代,还是外国的古代?古代什么时候?正如楼上高人所说,要回答这个问题,足可以写一本书了——其实一本哪够?大概要按各大洲分区,这是五卷,加上中国单独一卷共六卷,需要的话,每卷再分册;一卷至少100万字。总体大约需要10个学者写10年的时间。当然,还未必能弄完。

曾经写过一个问答,讲了商代的衣食住行。距今3000年前,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很不简单了,粮食有十余种,肉食二十余种,蔬菜水果各若干种,酒就分五大类十余种;衣服亦很讲究,鞋帽饰品样式很多;男人女人都讲究化妆;出行已经有车马代步……。不过,这基本都是对贵族而言的。俘虏和奴隶,最担忧的是什么时候被当作人牲,血洒祭坛。

以上所说,都有商代遗址的出土为依据。

“老莱子娱亲”,虽然是儒家们编出来的故事,让七十岁的老莱子满地打滚,逗父母乐,可除此之外,真没办法呀,哪能像现在随着老人的喜好看电视啥的。

再比如,古时候没有蒸汽机。康熙晚年,才见到英国人带来的蒸汽发动机,这是1770年前后,比欧洲发明蒸汽机晚了约100年。没有蒸汽机,就没有火车,也没有大工业生产,一切都处于作坊或家庭自给自足的状态。

所以,总体来说,古代的生活,是比较艰苦乏味的。大概和那个说法差不多——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御寒基本靠抖——民国的时候,冬天能烧的起煤的也不多,靠烧柴禾。

因此,千万别让古诗词的描述,更别让电影电视剧里的场景把自己骗了。“东风夜放花千树”,“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都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而且不是老百姓的生活。清代的皇帝,出了紫禁城,也得走土路。所谓,晴天一街土,雨天半筒泥——当年的北京都这样,何况天高皇帝远的僻壤? 

这说的,是只能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上世纪50年代,用过卫生纸的人,都少之又少。就这发展水平。

国外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有不少还要更差。 看国外电影电视剧,即便2000年前也漂亮的不行。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13世纪以前,贵族们的“城堡”,不过就是山顶上的一座木屋,外面有一圈栅栏。屋子里没几间房间,牲口圈一般在一层,还要占不小地方。外国学者说,那个时候,能一个人单独住一个房间的,就绝对是非常大的贵族了。学者们说,这些“城堡”,一般都没厕所,更没卫生间。为了防备敌人,往往窗子设计成“箭垛状”,就是很小,城堡里空气不好,气味难闻,那是绝对的。 13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一些大的贵族的城堡,才以石材建设。

欧洲富裕起来,是在1490年代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以后,财富主要来自殖民地。财富的主要积累时间段,是在1600-1900年之间,掠夺而来。

亚欧大陆,物产相比非洲澳洲条件好的多。因此,发展也相对较快。美洲自然条件也可以,但人口稀少,缺乏和其他大洲的交流,发展就慢。融合交留,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中国来说,地域广大,旧石器时代以后,陆续出现多种文化。其最典型特点,是农耕文化。

农业在中国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种植黍、稷、梁、粟,在中国至少有八九千年的历史。稻,可能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大麦和小麦,来自西域,也有5000年左右历史。菽,就是大豆,应该也来自近东,有4500年的历史。 瓜果蔬菜不用说了,有自己的,也有外来的。茶,肯定是自己的。酒,也早早就会酿了。 后来,又有不少外域的植物蛋白品种传入国内。比如玉米、土豆、红薯等等,这对于中国人口增长需要的口粮,提供了重要条件。

穿,主要是麻织品和丝织品。穷人穿“絮”或“纩”——烂植物纤维粗织的织物,或者穿絮草,把柳絮、芦苇花和某些柔软的草等等填充在粗织物里面。唐宋文献里,关于穷人冬天无衣,缩在草里避寒的记载不少。

住房,秦汉以前,住在半地下的“宀(miǎn)”里是常态——挖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坑,上面盖个“盖儿”;黄土高原住窑洞;后来的中原地带住茅屋,所以杜甫才吟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致就是这样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真实的古代生活非常丰富多彩,他们饮酒作对,谈诗作画,听曲赏月,生活得很舒服快乐。
第2个回答  2020-12-14
我个人觉得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非常有钱,而且他们不用做任何的家务,他们会把这些家务交给自己所雇佣的丫鬟手里,贫穷的人非常贫穷,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出抛弃子女的事情等等。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古人生活也难过,钱在哪个朝代都不容易挣啊!工资差不多,吃喝不贵买买买却贼贵,古人的生活并不见得比我们好到哪里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