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上大学,15岁读研18岁读博的中国天才,最终为何会沦为疯子?

如题所述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谢彦波15岁读研究生,18岁读博士,这显然是众多家长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子女的样子了。可是对于谢彦波自己来说并非如此,他虽为神童,却被人误以为是疯子。其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

谢彦波是一位天才少年。小时候他跟着奶奶长大,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物理教师,1岁那年他就被送去乡下,由奶奶抚养长大。他的童年很单纯,每天听的就是乡下的鸟叫蛙鸣,和奶奶的摇篮曲。到了该入学的年龄,谢彦波的父亲才将他接回了家。

那时候他已经6岁了,可是父母却发现谢彦波似乎沟通有些问题。他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说话,口渴了就说“彦波要喝水”,饿了就说“彦波要吃饭”,母亲一度以为他智商有问题,但是父亲却认为自己的儿子很有学习天赋。

父亲经常与儿子聊天,开导他,引导他开口说话,与人沟通。在父亲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谢彦波逐渐有所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谢彦波的父亲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他喜欢学习,而且接受知识非常快,之后,谢彦波的父亲就开始教他一些超出他那个年龄的知识,但是谢彦波都吸收得非常好。

二年级时,谢彦波就开始做高年级的数学习题,三年级时学完了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四年级学完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五年级开始学习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并解答了许多习题。这一切,都让谢彦波成为当地非常有名的神童。而且在他小学期间就参加了很多初中、高中的数理化竞赛,并且场场都能得到名次。

就这样,谢彦波被中科大的少年班录取了,那时候他才11岁,是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去少年班报道的时候,谢彦波一边滚着铁环,一边跟在老师后面走到宿舍楼下,路上很多人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但是谢彦波那时候虽然在学术上达到了大学水平,但是心理上仍然是个11岁的孩子,所以大家的眼光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在大学里,谢彦波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而且参加了多次竞赛并且获得了大奖。休息的时候他也没有彻底放空自己的大脑,而是下围棋或者做题目,算量子化学。这样的另类行径,使得谢彦波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但是那时候起,他的老师们就对他有了一种隐隐的担忧,那就是他在人际关系这一块严重缺失,他不会与人打交道,不会与人沟通,这一点只怕会影响他的一生。确实,谢彦波后来的人生就被他的老师言中了。

1982年,谢彦波从中科大提前毕业,并且开始硕士学位的攻读,18岁,谢彦波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就在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的门下攻读博士。此时的谢彦波光彩夺目,许多物理学研究者都将他视为未来中国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人才。他本应在20岁之前取得博士学位,可惜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却突然改变了主意,转道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他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森教授。

安德森教授是他非常崇敬的导师,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谢彦波却发现了安德森教授的一些理论错误,为此他将错误整理出来,却受到了安德森教授的严厉批评。谢彦波情绪激动,他不会与人沟通,更不知道如何与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沟通,恰逢当时一位北大留学生杀死了一位美国教授,这件事影响巨大,蔓延到谢彦波身上,他就被美国列为了潜在威胁,只好匆匆回国。

之后的谢彦波行为怪异,常常做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因而被认为是疯子,他的科研道路也就此作罢。可惜了这样一位天才,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成才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因为在他身边出现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所以他受到了刺激,很有压力,所以才会被人认为是疯子。
第2个回答  2021-04-10
之所以中国天才谢彦波最终沦为疯子,是因为他虽然天赋很高,但是他不会与人沟通。
第3个回答  2021-03-28
这是因为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发现很多不如别人的地方,因此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