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语言特点

如题所述

《猎人笔记》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1、生动活泼,亲切感人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其中景物描写十分出色,可谓贯穿全书的第二形象。它发挥了作家精到的语言功底、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朴素自然、清新明丽的语言风格,在表达作品主题、推动故事发展、烘托人物内心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人就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而表达了对俄罗斯大自然的优美景色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2、富有一定的音乐性

伴随着音乐元素在屠格涅夫小说中的加入,使得《猎人笔记》具有交响乐一般的音乐美。在小说中,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单篇和整部作品的音乐美。

在有25篇小说组成的整部“音乐”中,每一个单独的篇目都是整部“音乐”的一个“乐章”,具有交响乐一般的美。在《歌手》一篇中,作者描写了雅科夫和尼古拉·伊凡内奇比试唱歌的故事,对歌声描写到位。一笔笔细细勾勒出歌声的每个细微变化,同时通过在场人物对这场表演的反应,写出了歌声美妙,唱歌技巧高超,让读者读来如同在欣赏一场音乐会。在其他篇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的音乐描写,但语调调侃、平和,时不时又涌现出几句幽默,就像音乐中时常跳跃的休止符。如《霍尔和卡里内奇》中对于霍尔和阿卡内奇的描写。在《白净草原》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揭示孩子们富有诗意的心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他也写出了孩子们所处的恶劣现状。在此,音乐不再是舒缓的调子,而加入一些暗淡沉重的元素,使《猎人笔记》中每一篇小说读来都有一种交响乐的轻快、急转之美。

拓展资料:

《猎人笔记》的作者屠格涅夫是著名的语言大师,很早就闻名于世界,其写作风格和词汇运用方式被很多作家效仿。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描写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最初发表时,有21个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增加1篇(《两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3篇(《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车轮的响声》和《活骷髅》),共25篇。

《猎人笔记》是他的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7

1、生动活泼,亲切感人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其中景物描写十分出色,可谓贯穿全书的第二形象。它发挥了作家精到的语言功底、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朴素自然、清新明丽的语言风格,在表达作品主题、推动故事发展、烘托人物内心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富有一定的音乐性

伴随着音乐元素在屠格涅夫小说中的加入,使得《猎人笔记》具有交响乐一般的音乐美。在小说中,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单篇和整部作品的音乐美。

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11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描写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最初发表时,有21个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增加1篇(《两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3篇(《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车轮的响声》和《活骷髅》),共25篇。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