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不对沙特输入民主

如题所述

萨达姆、诺列加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十分鲜见
如果要列举美国管过的闲事(即出兵去那些没威胁美国本土安全、没向美国开战的国家,以“价值观”或其它什么原由将对方政权颠覆),这类例子实际上十分鲜见。
尤其是在二战后,此类案例更为稀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活捉伊总统萨达姆)和1989年入侵巴拿马(活捉巴总统诺列加)算得上是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导致政权重组)虽然影响程度不如伊、巴,但也可属于“管闲事”的范畴。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军事上出力不少,但政治上其实还是欧洲主导的,而且这次动武也没有打算终结米洛舍维奇的政治生涯,最后米洛舍维奇还是被本国民众赶下台的。
此类案例均为非常态事件,面对没威胁美国安全的沙特,美国不干涉才是正常的。…[详细]
而诸如阿富汗战争便不应归为“管闲事”(因为塔利班先向美国发动攻击)。

让美国人“管闲事”,还要天时地利人和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首先小布什是一个有“价值冲动”的美国总统,在他治下,美国接连发动了“伊拉克自由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他在美军中央司令部的讲话,或许是他内心情绪的一种流露——“伊拉克人民有权以自由人的身份,以自由国家的公民的身份,昂首挺立”。如果是换了“实用主义”的奥巴马,伊拉克战争怕是打不起来。
其次,萨达姆是一位把方方面面都得罪干净的主,不仅在世界上是国际孤儿,在国内也四处树敌,甚至连家庭内部都杀伐不断,美国“管”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最后,伊拉克还是石油国,这个国家今后在经济上不会成为美国的包袱,这就更让美国放松了。而伊拉克国内水资源丰富等硬条件,亦降低了美国管闲事的风险。…[详细]

因为美国人“伤不起”
一个是美国人的命自认金贵,伤不起。十余年越战美国总共阵亡5万人,反战之举就成了“政治正确”而导致撤军。而萨达姆打两伊战争伤亡百万,国内似乎也没人拦得住他。
二是美国纳税人的钱用起来不方便,美国政府很难擅自开支它去管闲事。比如美国政府曾想资助某国反对派,国会不给钱,官员们偷偷挪用300万,立刻被抓了现行。
所以像格林纳达、巴拿马这些代价极小的闲事,美国能够轻松地管一管,而像伊拉克、阿富汗这种级别的事务,如果不是911之故和恰逢小布什当政,恐怕很难去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