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总自卑,怎么开导?

如题所述

家庭条件不好,没钱 旅游 ,没钱吃大餐,没钱坐豪车,那你哪儿来的钱,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这种高端群体,上私立学校了吗?

普通孩子,上普通学校,他也没机会接触到高端的生活,他去哪里自卑?

我女儿就是普通孩子,她的朋友圈儿也就是普通孩子,像李湘的女儿天天穿lv,我女儿见都见不着,她想自卑,都找不到自卑的点!

所以你说的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大人觉得孩子自卑,又潜移默化的把这种感受给了孩子。

怎么说呢,我看了些评论,好多人真的是不了解小孩们的事儿,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就觉得跟我们小时候一样穷嘛,都穷,有那么几个有钱的也不懂什么是有钱,现在小孩们小学就分圈子了,这都是我了解我们孩子的,并不是什么私立学校,就是最普通的公立小学,一上了学就都问你家父母干什么的你家开什么车的,以此就分出圈子了,穷的跟人家玩,人家不带玩啊,恐怖不?现在小孩什么都懂,我在郊区,听说市区的学校更贫富差距大,有的学生都背着Lv去上学,贫富差距特别大,孩子自然有可能会自卑,我家也一般家庭,因为没有用车的需求我就没买车,我家孩子就经常跟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能买辆车,我想可能就是他在班里就被人嘲笑了吧,我也是教育他别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有没有需求有用没用才最重要,但是说完了也不管用,小孩子嘛。不像大人对事对人看的清楚透彻,他就只认准那一门,一根筋的,我只能平时告诉他想要什么可以自己创造,说多了他也听不明白。唯有时间和爱能解决吧,别太逼孩子,尤其男孩,多关爱点,慢慢长大就好了,他自己就明白了,这个世界就是有穷有富,就是有 社会 定位,不管处在什么位置唯愿他能开开心心就好。

孩子自卑也许来自于大人,大人有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质量,还有花钱有时不一定吃到自己精心制作的美味,也许要教育孩子从小不要与人家攀比要努力认真做好自己。

有这样一户人家,父母生了六个儿女,母亲还一直有病全村是数他们家最穷,过去生产队养几头猪过了腊月十五就杀了把猪肉分给每一户社员家,其中生产队全体劳动力挣工分的社员会集体聚餐一次,聚餐那天人家大人多牵着自己的小孩跟着大人一起去生产队社场上吃露天餐,唯独这户最穷的人家孩子一个多没有去,这户人家母亲说:生产队一年这聚一次餐,你们去吃了不能一直在肚子里,一户人家要盼望自己家的锅底发热烧出来的饭菜才吃的香也才能吃的长久。

这位慈祥的母亲还说:砖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要自己看得起自己等孩子长大日子就会慢慢的好起来。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做的再好与村子里同龄的孩子走出去人家这会奉承条件好的人家孩子。所以,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当宝贝因在外面受委屈了,并且从自家自留田种的新鲜蔬菜摘回家做各种小吃用面粉就可以做出好多种饼,其中韭菜芝麻烤饼做的是最好吃因她娘家就是吕城,还能用茄子切成丝加少量韭菜加自己家中土鸡生的蛋在一起包馄饨给孩子们吃,最拿手的是用面粉搓面筋村子里人有的妇女还跟她学。她说穷人家就是要人上门村子里人才看得起,家中没钱过年生产队分到的鱼肉多要正月先招待亲戚,金针菜炒鸡蛋也是亲戚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她在鸡蛋里面加了自己家中磨的山芋粉里面了,所以鸡蛋吃起来嫩金针菜清香。在那个年代每户人家多有裁缝和固桶的手艺人上门干活。她常教育孩子要善待手艺人,他们是吃百家饭的人知道谁家对他们好,给人家吃了传四方自己吃了下茅坑。

0七年老人的有一个外甥结婚,老人坐主桌向她来敬酒的好多人,五星级大酒店七十多桌好都是成功人士好多人向她敬酒,回到村子里有人问老人喝酒吃的是什么菜,老人说:我不吃也饱了我开心我见到毛主席了,村子里一愣说老太八十多岁犯糊涂了,原来是请的央视节目主持人,还请了扮演毛主席,刘少奇等五位伟人特型演员来参加婚礼表演节目。

现在老人儿女偶尔聚会住酒店吃自助餐的时候,多在寻找小时候吃过的菜,萝卜干,山芋,白粥,粉丝汤,说想寻找老父亲粗糙的手种的蔬菜,老母亲做的饭菜可就是再也寻找不到了,甚至睡在五星级大酒店床上多在聊天,想睡老父亲冬天选择上等的糯稻草用木梯把糯稻草铺开阳光下洒干,晚上老父亲把糯稻草铺在木板床上,再有老母亲用棉花纺纱织的棉布做的床单被面,自己种的棉花请人做的新棉花胎冬天晚上盖在身上最暖和。

如今老父母多巳去了天堂,可老父母们的勤劳朴实善待他人留给儿女们的精神财富,早就超过物质财富,有时想到全家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父母把每个孩子当宝,穷的时候把蔬菜和面粉变花样做饼给儿女吃,儿女们至今仍然思念到老父母感觉他们的伟大想到过去全家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父母依然温暖儿女!

前天晚上,孩子和我说,同学假期到了日本 旅游 ,又报旅行团到了韩国,帮她买了韩国的化妆品。从孩子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去日本和韩国 旅游 ,她是多么的渴望。

其实,这种情况从高中时候就开始了,孩子有时流露出对好一点的手机、名牌鞋、包的喜欢。她妈妈给买东西的时候,也是少买一样,两件或三件的钱买个名牌的鞋。

我也常常教育她,把家里的实际情况说给她听,从头以尾,原原本本地把日子是如何过的,困难在哪,一点不拉地说出来。让她明白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每一分钱都是大人汗珠子跌八瓣挣回来的。

时间长了,孩子在花钱方面虽然大气,但不乱花钱。衣服就买几十元的,吃饭十元八元足矣。而且自力更生,在上学的间隙做起了小生意,从去年开始,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向家里要了。

她和我说同学去日本和韩国,根本不是与同学相比有些自卑,而是现在自己正攒钱呢,想利用假期去一趟韩国。

所以,我的教育方式是与孩子多讲、多引导,将孩子的思维引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至于跑偏或心理压力过大。

送孩子去秦皇岛上大学,上火车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蹱。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上了火车,我问自己的女儿说:本一和本三有什么区别呢?女儿说不知道。我说上本一的人孩子穷,没有钱,他们靠努力上了本一,现在只能做硬坐上学,本三的孩子不太努力,也考不上好的大学。但是他们上学的时候,因为有钱,所以就是坐卧铺。

这些上本一的孩子,也是家庭条件不大好,没条件 旅游 ,也没有调节吃大餐,也没有坐好车的条件。但是他们没有自卑,只有努力,现在考上了好的大学。如果他们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学到好多的知识和能力,毕业以后,迎接他们的,将是一片蓝天。

告诉孩子,靠自卑是不能改善家庭条件的,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增加技能,才能改变你的一切。压力就是动力,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从您的问题中我读到的信息是: 您对孩子的价值引导上有问题。

孩子之所以会自卑,并不是你们家庭条件不太好,没条件 旅游 、没条件吃大餐、没条件坐豪车,而是您一直引导孩子和别人对比。

很多人感觉到生活不如意,其根本原因就是一直都活在别人的生活中,而是没有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谁谁谁家又买新车了,谁谁谁家又买新房了,谁谁谁家一年挣了多少多少钱,谁是谁家又去国外 旅游 了,……等等……等等, 满脑子满心都是别人的生活,那自己的生活到哪里去了?自己的幸福又在哪里呢?难道自己的幸福能够嫁接到他人的幸福之上吗?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这是客观存在,但我们必须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做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干嘛要自卑呢?

别人可以开豪车,我们没有,我们一家人即便是骑单车也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相互关照,互相支持,每一个人都积极阳光,每一个人都努力向上,干嘛要自卑呢?

我和妻子都当老师的,多年来一直背着房贷和车贷,我们买的房子和车子都是最便宜的那种,但我和爱人从来都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也一直都生活得特别幸福,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因贫穷而感觉自卑。

清贫有清贫的生活态度,富贵有富贵的生活方式,干嘛非得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呢?

宝马车有宝马车的优越性,自行车有自行车的灵活性,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呢?

别人家的孩子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自己家的孩子没有,那自己家的孩子却有积极 健康 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状态,学富五车的姿态, 品行高尚,意志坚定,学习优异,难道不好吗?

活好自己,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意义和人生意义。

我们给不了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我们可以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精神的种子。

不是孩子自卑,而是家长自卑,然后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三观。普通家庭,一年城市周边游一次,一年到头出去吃一次饭总是负担的起吧。下次孩子再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别说什么家里穷负担不起,一年半年的满足一次。如果连一年半年的都满足不了一次,很好奇孩子是怎么会上同学家都是开豪车,动不动出去 旅游 吃大餐的学校。如果家里不是这个档次的,别把孩子送这样的学校,找个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学校吧!

很简单,那是你们做家长的平时给他(她)灌输了不良思想呗!我有一位曾经的朋友,一家大小都超级无敌爱面子,她本来嫁的是一家食品厂的工人(酱园厂,就是生产酱油醋和豆瓣酱的,现在垮台了),可她爸爸却在老家吹嘘女儿嫁了一个粮食部门的,别人问他是不是粮食局的,他居然回答说是的 她的妈妈生病了,却非常讲究亲戚们去看没有看她,哪怕那些亲戚空着手去他们家吃三天三夜,他们一家人也非常高兴 她儿子考了个最差的专科,可他们家的人却集体撒谎说是考了个二本 结果现在恶果来了,她儿子在家人的熏陶下,变得相当爱慕虚荣,在大学里讲吃讲喝讲穿名牌,明明自己的爸爸(我朋友的老公)下岗后和别人合伙办了个乐队(专门唱红白喜事的),可她儿子却骗同学们自己的爸爸是个大老板,开了一家演艺公司…… 我家和他们家的经济情况差不多,甚至于可以说更穷,但我们一家三口都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是穷人,所以我女儿丝毫没有自卑心理,穷就穷呗!只要国家允许穷人活着就行

我们生来平凡,没有用之不尽的财富,但是我们要像小草一样努力生长,像小鸟一样迎着风飞翔。

我们普普通通,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庞大的财富,但是我们要有坚强的背影,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我们唯有踏实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只有不断付出,才能收获快乐幸福。

我们没有高贵的身份,却要做到拥有高傲的自尊,我们没有天生的好命,只能靠自己拼命。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艰难,我们都要勇往直前,凭自己的毅力走到最后,靠自己的本领大放人生的光彩。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人生的道路上,只要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给自己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我们同样属于生活中的强者。


开导孩子,只要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阳光 的心态,肯努力好学习,将来一切都会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