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在春秋时期,流浪多年的重耳得到秦国的援助,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封赏随行的功臣时,介子推却趁机隐居了,没有得到封赏。而晋文公,似乎也忘记了当年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大恩,没有想到介子推。

后来有人替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冷落了功臣。于是晋文公就派出使者,请介子推出山,担任大官,共享荣华富贵。可是介子推早已看透世事,只想在山林中归老终生,就拒绝了晋文公的邀请。

晋文公认为,自己有功不赏,会让天下人说三道四,就强令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铁了心不想当官,晋文公就下令火烧绵山,想以此逼介子推出来。谁想介子推意志十分坚定,他紧紧抱住一棵大树,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

介子推死后,晋文公也后悔自己的烧山决定太过急躁。他觉得是自己逼死了介子推,所以十分伤心。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晋文公找到了介子推死前抱着的那棵树,把那棵树做成一双木屐,穿在脚上。一看到这双木屐,晋文公就会想起介子推,然后悲痛地呼唤:“足下。”

此后,“足下”一词就成为了平辈间的敬称。

晋文公还规定,在介子推被烧死这一天,谁都不能生火做饭,而只能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后来,这个习俗就发展成了寒食节。寒食节的时间历代皆有变化,现在我们一般把清明节前的一两天当作寒食节。

第2个回答  2022-10-27
介子推。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