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皇帝议事的地方都叫啥啊?

如题所述

唐朝的含元殿之后的宣政殿,是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和听政的场所。在明朝,早朝的仪式在洪武时期主要是在华盖殿进行,后来移至奉天门。到了永乐七年十月,早朝制度发生了变化。当时,永乐皇帝巡狩北京,由于北京冬季寒冷,繁琐的仪式使得官员们久站不稳,因此决定将仪式与奏事分开。简短的仪式后,大臣们可以在右顺门内的便殿依次奏事,无事者则可返回各自的衙门办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御门听政”。
在清朝,没有专门的早朝制度。清代前期的“御门听政”有些类似于早朝。顺治皇帝亲政之前,国事由多尔衮代为处理,当时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已被烧毁,多尔衮在华英殿处理政务。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皇帝亲政,修复了三大殿,并住在乾清宫,国事多在那里处理。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顺治、康熙皇帝早起还要上学,因此召见或觐见通常安排在皇帝放学之后、午饭之前,如有重大政务则随时召见,地点并不固定,一般选择就近的场所。
康熙皇帝成年后,沿袭明制进行“御门听政”,冬春季早上六点,夏秋季早上五点,在乾清门后来改在太和门听取官员汇报,这有点类似于早朝。康熙年间的一些重大决策,如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平定三藩之乱等,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康熙、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到咸丰年间“御门听政”被废止。
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每日早起由军机大臣向皇帝奏事,根据需要或一人独自奏对,或多人奏对。地点在养心殿西暖阁,就是三希堂外间,有秘道与军机处相通。如果有重大事项需要扩大范围商讨,则多传旨在养心殿进行朝会议事。
此外,清朝皇帝多喜爱园居生活,大多数时间都在三山五园度过,听政地点因此在康熙的畅春园清溪书屋、雍正的圆明园万方安和、乾隆的圆明园含经堂、嘉庆的圆明园勤政亲贤、咸丰的圆明园北远山村、同治时期圆明园被焚、颐和园尚未重修,且实行垂帘听政,因此就在故宫养心殿听政,光绪年间则移至颐和园仁寿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