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小故事

谁知到刘翔的小故事啊,要简单一点的,幼儿说的出!十万火急!
谢谢

有三段呢 呵呵 自己选个 采纳哦 !!!

一张小纸条

刘翔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留着于文辉的一句话:“晚上9点30分之前必须睡觉,不然有你好看!”

1998年,于文辉和董朝霞同时作为长跑人才被引入上海田径队,26岁的于文辉与刘翔同住一个寝室。那时才15岁的刘翔心下惴惴:“和东北大汉一起住?”可没多久,他开心地回家和爸爸说:“我多了一个老哥和一个老姐!”

于文辉和董朝霞确实把刘翔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于文辉和刘翔同进同出,无话不谈。那时,曾连续3年获得全国女子中长跑冠军的董朝霞可以吃食堂的特灶,她经常把刘翔喜欢吃的鱼和虾省出来给他吃。

刘翔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在那时候养成的。于文辉为刘翔订了一套“规矩”:自己衣服自己洗;晚上9点30分上床睡觉;早上起床一定要吃早饭……如果外出比赛,于文辉就留下小纸条贴在壁橱上监督刘翔。

兄弟俩经常在寝室里聊天,在于文辉的鼓励下,15岁的刘翔给自己定下了3级目标:先达到健将级,再超过队友沈真声,最终要超过当时的“亚洲栏王”陈雁浩。2001年,刘翔在宁波比赛时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兴奋地打电话给董朝霞:“告诉老哥,目标达到!”

当时的于文辉和董朝霞做梦也不会想到刘翔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刘翔却一直把他俩铭记在心:“如果没有老哥和老姐那时候对我的点拨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

一罐猪蹄汤

提起猪蹄汤,董朝霞第一反应,是想起刘翔妈妈吉粉花。

那一年董朝霞临产,住院30多天,吉粉花知道她爱喝猪蹄汤,就每天煲一罐,从普陀区坐公交车到徐汇区给董朝霞送去。

于文辉夫妇对刘翔的照顾,刘翔一家一直都记在心里。因为刘翔,两家人成了好朋友。那年于文辉新家装修,老刘忙里忙外地张罗,连新家的地板都是他去厂里帮于文辉拉过来的。刘翔平时出国比赛,总会留心给于文辉的儿子于拓带几件小玩具,小于拓一看到刘翔父母,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叫得老刘夫妇笑得合不拢嘴。

2004年,刘翔在雅典一战成名,于文辉夫妇反倒犹豫了———刘翔成名了,我们还要去找他吗?没想到,刘翔的电话主动来了:“老哥,这次在国外给你儿子买了个玩具,回头给你拿来!”

成名后的刘翔一家,反而和于文辉一家联络得更多了。于文辉家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因为该房地产企业听说了他们两家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给予便利购买的。而普陀区政府也通过刘翔的爸爸刘学根了解到董朝霞的人品和能力,把她作为优秀人才引进。

“说实话,雅典奥运会后,我们曾经担心两家关系会变得疏远,可没想到……”于文辉动情地说。

一份感恩心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刘翔一直记着爸爸的这句话。

从小到大,谁帮过自己,谁对自己好,刘翔一直都记在心里。刘翔小学的体育老师钟锁贵,每逢上海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刘翔都会记得把票子送过去;刘翔的启蒙教练顾宝刚,刘翔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送一些礼品,顾教练送过来要求签名的书和照片,刘翔来者不拒。刘家原来住的“海棠苑”里对小刘翔呵护有加的伯伯阿姨们,刘翔回家的时候也都客客气气,要签名、请合影,他都一一满足。

“如果没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样。”刘翔说:“我记得有一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现在‘涌泉’说不上,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激。”

于文辉说,他一直记得一件事。那一年,刘翔夺得九运会冠军,兄弟俩在寝室里侃大山,于文辉说:“以后这样吧,你给T恤签名,我拿去卖。”刘翔点头:“好,但别卖太贵。”“多少钱?”于文辉问,刘翔认真想了想,眨眨眼睛:“10块钱吧!”

“现在,刘翔的签名T恤早就不只10块钱了,可我却依然可以随时和他开心地聊天。”于文辉感慨。说这话的时候,刘翔拍了拍于文辉的肩,学着东北话说:“老哥,啥也别说了,咱俩谁跟谁啊?”话音一落,两家人哈哈大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6
小时候很弱小,经常受人欺负,但后来被一个体育教练看上。因为他弹跳力极好。本来想练跳高,又觉得不适合,最后改练跨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30
刘翔:不接任何关于日本的广告

在一次运动会上,刘翔冲刺的一刹那,大家看到的大家注意运动员身上所穿服装的标志,是日本货—美津浓,刘翔却用胶布把商标贴的死死的。刘翔做广告原则:必须是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公司。如果是外国企业和民族企业两家竞争,优先考虑后者。刘翔接广告第一准则:所有关于日本广告不管开价多少,一律不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9-26
刘翔小时候喜欢玩过家家
第4个回答  2009-10-02
一次是当他还是跳高运动员的时候有一次和队里的短跑比短跑,撞线的时候压线太猛,撞到墙上了。还有一次是他骑自行车带了两个小朋友,结果马路中间有一个横着的木棍,他没注意,结果轮子别着了,就摔了,摔到下巴了。

一张小纸条

刘翔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留着于文辉的一句话:“晚上9点30分之前必须睡觉,不然有你好看!”

1998年,于文辉和董朝霞同时作为长跑人才被引入上海田径队,26岁的于文辉与刘翔同住一个寝室。那时才15岁的刘翔心下惴惴:“和东北大汉一起住?”可没多久,他开心地回家和爸爸说:“我多了一个老哥和一个老姐!”

于文辉和董朝霞确实把刘翔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于文辉和刘翔同进同出,无话不谈。那时,曾连续3年获得全国女子中长跑冠军的董朝霞可以吃食堂的特灶,她经常把刘翔喜欢吃的鱼和虾省出来给他吃。

刘翔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在那时候养成的。于文辉为刘翔订了一套“规矩”:自己衣服自己洗;晚上9点30分上床睡觉;早上起床一定要吃早饭……如果外出比赛,于文辉就留下小纸条贴在壁橱上监督刘翔。

兄弟俩经常在寝室里聊天,在于文辉的鼓励下,15岁的刘翔给自己定下了3级目标:先达到健将级,再超过队友沈真声,最终要超过当时的“亚洲栏王”陈雁浩。2001年,刘翔在宁波比赛时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兴奋地打电话给董朝霞:“告诉老哥,目标达到!”

当时的于文辉和董朝霞做梦也不会想到刘翔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刘翔却一直把他俩铭记在心:“如果没有老哥和老姐那时候对我的点拨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

一罐猪蹄汤

提起猪蹄汤,董朝霞第一反应,是想起刘翔妈妈吉粉花。

那一年董朝霞临产,住院30多天,吉粉花知道她爱喝猪蹄汤,就每天煲一罐,从普陀区坐公交车到徐汇区给董朝霞送去。

于文辉夫妇对刘翔的照顾,刘翔一家一直都记在心里。因为刘翔,两家人成了好朋友。那年于文辉新家装修,老刘忙里忙外地张罗,连新家的地板都是他去厂里帮于文辉拉过来的。刘翔平时出国比赛,总会留心给于文辉的儿子于拓带几件小玩具,小于拓一看到刘翔父母,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叫得老刘夫妇笑得合不拢嘴。

2004年,刘翔在雅典一战成名,于文辉夫妇反倒犹豫了———刘翔成名了,我们还要去找他吗?没想到,刘翔的电话主动来了:“老哥,这次在国外给你儿子买了个玩具,回头给你拿来!”

成名后的刘翔一家,反而和于文辉一家联络得更多了。于文辉家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因为该房地产企业听说了他们两家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给予便利购买的。而普陀区政府也通过刘翔的爸爸刘学根了解到董朝霞的人品和能力,把她作为优秀人才引进。

“说实话,雅典奥运会后,我们曾经担心两家关系会变得疏远,可没想到……”于文辉动情地说。

一份感恩心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刘翔一直记着爸爸的这句话。

从小到大,谁帮过自己,谁对自己好,刘翔一直都记在心里。刘翔小学的体育老师钟锁贵,每逢上海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刘翔都会记得把票子送过去;刘翔的启蒙教练顾宝刚,刘翔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送一些礼品,顾教练送过来要求签名的书和照片,刘翔来者不拒。刘家原来住的“海棠苑”里对小刘翔呵护有加的伯伯阿姨们,刘翔回家的时候也都客客气气,要签名、请合影,他都一一满足。

“如果没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样。”刘翔说:“我记得有一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现在‘涌泉’说不上,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激。”

于文辉说,他一直记得一件事。那一年,刘翔夺得九运会冠军,兄弟俩在寝室里侃大山,于文辉说:“以后这样吧,你给T恤签名,我拿去卖。”刘翔点头:“好,但别卖太贵。”“多少钱?”于文辉问,刘翔认真想了想,眨眨眼睛:“10块钱吧!”

“现在,刘翔的签名T恤早就不只10块钱了,可我却依然可以随时和他开心地聊天。”于文辉感慨。说这话的时候,刘翔拍了拍于文辉的肩,学着东北话说:“老哥,啥也别说了,咱俩谁跟谁啊?”话音一落,两家人哈哈大笑。

在一次运动会上,刘翔冲刺的一刹那,大家看到的大家注意运动员身上所穿服装的标志,是日本货—美津浓,刘翔却用胶布把商标贴的死死的。刘翔做广告原则:必须是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公司。如果是外国企业和民族企业两家竞争,优先考虑后者。刘翔接广告第一准则:所有关于日本广告不管开价多少,一律不接。

1 一次饭后,翔妈妈问刘翔:“翔翔,你到底有没有女朋友啊?”妈妈当然知道刘翔没有女朋友了,因为回家这么久都没一个电话,不过还是忍不住问问!刘翔说:“怎么了,你想抱孙子了?行,明天就给你生一个。”刘翔妈妈有问:“翔翔啊,你是想要几个孩子啊,我觉得两个好,一男一女。”刘翔调皮地说:“那我给你生5个!”
2 刘翔酷爱打台球,这大家都知道,一次训练完和队友一起去打。刘翔本来技术就好,所以两个小师妹就联合打刘翔一个,翔翔同意了,不过师妹打时他总要到旁边讲笑话捣乱。结果师妹说:“不算,重来,你耍赖!”刘翔说:“你们两个打我一个本来就不公平,我就耍赖,怎么了?我叫刘赖翔!”
3 在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开赛前,刘翔经常与父亲短信交流谈谈奥运,谈刘子歌,谈非尔普斯,谈到博尔特时,刘翔给父亲发了条短信:“我个乖乖……真是神了……简直是飞过去的……”
4 经历了退赛,刘翔和师傅回到了上海训练,因为刘翔的脚伤治疗方案还没最终确定,所以师傅孙海平不准刘翔跑步,可是翔翔不听,还是绕着跑道一圈一圈地跑,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心中的痛楚。孙海平没辙了,只好打电话个翔爸刘学根:“小家伙不听话,你把他接回家吧!”。刘学根开车把刘翔接回了家,刚一进院子,刘翔家的爱犬“摩卡”就叫个不停。翔翔摸着“摩卡”自言自语道:“我没金牌了,连你也欺负我了?”
5 刘相偶尔裹得严严实实(怕被人认出)去KTV,他可是个麦霸。在每次唱歌之前,他总会有模有样地说:“大家好,下面是我的个人演唱会!”有时,师妹们还会在一旁伴舞呢!
1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