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剧死的赞美里的爱情观?

如题所述

死的赞美这部剧是去年年底上映的,剧情比较短,而且讲的是朝鲜时期男女主角拯救国家的故事。男主角是李钟硕,女主角是申惠善。作为韩剧迷的我怎会错过,但是对于我来说,对于那个时期的电视剧不是很喜欢,这也是男主李钟硕为数不多的一部电视剧题材。

先说说剧情:男主是一个学生,业余时间就组织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写作救国新剧并将它演绎出来,正好缺少女演员,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女主申惠善,开始女主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可后来慢慢了解,慢慢加入了这个组织。很多次因为私底下演绎新剧被抓,男主父母不在同意他继续写作演绎,要他继承家业,包办婚姻。而女主家庭条件不好,不得不为生计谋生。

男主继承了家业却在多年后在报纸上看到了女主的演出,就义无反顾的去了。两人再次碰面情投意合,从此两人书信往来。虽然由于生活所迫,女主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最终他选择与男主私奔,做自己,不在受别人的束缚。最终两人殉情以悲剧结尾。

两人的爱情从开始的互不看好,到最后的互相欣赏,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在一起。而男主结婚后两人又相遇,私奔,最后殉情。对于这样的爱情观,我觉得是不对的,爱是没有错,但是一开始为什么不坚持爱下去,有了另一半再去爱的时候就是不道德了。

这是我们现在社会所不能理解和提倡的。这样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解决方法,也是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出现的事情,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该这么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对于《死的赞美》里的爱情观,我个人认为是:畸形家庭下产出的畸形的爱。男女主角的家庭导致了他们心理上对爱的缺失,所以他们在遇到彼此时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生命里最温暖的人,但是这种伤害别人的爱,恕我不敢苟同。

首先女主角尹心德,是一位留学生,她的家人只把她当作赚钱的工具,强迫她嫁人、签下卖国合约,不停地压榨她,却从来不关心她。而男主角佑镇是一个对父亲愚孝的人,一味顺从父亲,父亲让他继承家业他就放弃梦想,让他结婚生子他也不敢反抗。说句实话,不知道这样愚孝的男人女主角尹心德怎么会爱的死去活来。

在男女主角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两个人相遇后相知相爱,而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女主角尹心德在知道金佑镇有家室的情况下,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当小三的心,这是什么原理?按照中国的伦理道德来说,这是要浸猪笼的。

这样畸形的爱还是让一部分观众感动不已,我觉得韩国的编剧能力真的很强,可以把一个小三故事写的可歌可泣。当然,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是很让人为之感慨、动容,但是这是不对的,法律也不允许啊。

在这段爱情背后受伤害的人,就是无辜的原配。金佑镇的妻子虽然不是一个好的爱人,但是她绝对是一个好的妻子。年纪轻轻就被安排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但是她不吵不闹,也不奢望丈夫爱上自己,反而是每天恪守本分,做一个优秀的贤内助。有这样的老婆也不知道男主角在想什么要去出轨。

在这部剧的最后,男女主角因为承受不了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压力,选择了一起离开人世。受伤的还是金佑镇的妻子,年纪轻轻明明自己什么也没做错,丈夫出轨,接着又要守寡。这种畸形的爱情观还是不值得提倡的,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自己在社会的定位,扮演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第2个回答  2019-04-17

《死的赞美》又名《死之咏赞》,是SBS发行的,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这部剧作虽说故事情节和演员表现都足够亮眼,但其中所表现出的爱情观却让我实在无法苟同。

剧中李钟硕扮演的金佑镇是一个已婚人士,但当他遇到申惠善扮演的女主尹心德后,两人互相吸引,慢慢靠近,最终违背了伦理,走到了一起,但终究无法战胜世俗,双双殉情。

聚集在爱情这个焦点之上,许多人对《死之咏赞》中男女主的爱情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对自由的追逐,是对真爱的坚持,是世间最伟大,最纯粹的情感。但我在这部剧中,只看到了扭曲的爱情观。 自由恋爱固然正确,但我也从不否认“爱情至上”的合理性。但真爱是否真的可以义无反顾地作为背叛的理由呢?

《死之咏赞》中,金佑镇原本就有一段正常的婚姻,并非父母之逼,也非岌岌可危的“破碎夫妇”。一段如同世间千万婚姻一样平淡的感情,只是因为分隔两地有所淡化,但夫妻关系仍是紧紧维系之时,金佑镇凭什么可以放任另外一段感情的萌芽呢?

  婚姻常被称作坟墓,因为它意味着更严肃的彼此相待,意味着责任与义务。婚姻如果不能成为两个人之间忠诚的保证,那么它有何意义呢?《死之咏赞》将摧毁婚姻的外来情感进行唯美渲染,仿佛在为其粉饰,这样的爱情观实在令人有些反感。

金佑镇和妻子也曾经是携手走过风雨的,一起悲伤过,一起快乐过,彼此动心并且鼓起勇气才能成为夫妻。但《死之咏赞》只展现男女主之间的美好,刻意忽略金佑镇与妻子必定会有过的故事,这本身就是扭曲的。

如果不是相隔千里,如果妻子在身旁,那么等在警局门口的,悉心为金佑镇熬粥的,陪伴他度过低落的,永远不会是尹心德。

第3个回答  2019-04-16

2018年播出的韩剧«死的赞美»是李钟硕入伍前与申惠善搭档的片子,35分钟一集,6集时长,演绎了男女主人公短暂又勇敢的一生。

«死的赞美»讲述了韩国最早的女高音尹心悳与剧作家金祐镇之间的悲剧爱情,并展示金祐镇的作品世界。

尹心德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位公费留学生并成为第一位女高音歌唱家以及第一位灌制唱片的女歌唱家。金祐镇大户人家的长子,去了日本农业学校,在大学期间就与大学同窗进行新剧创作和演出,去世时留下48首诗,5部戏剧。是朝鲜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本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出色人物,却双双殉了情,其实说他们殉情不大准确,二人更像是是殉道。受过高等教育的尹心德与金祐镇,激进又保守,他们有着向往自由的心,他们的梦想与理念却被现实通通抹杀掉。他们的一生都在被安排,尽管再出色,也终究是提线木偶。

倘若木偶没有思维,也许还能按部就班的苟延残喘。最可怕的是木偶有了自己的思想却逃不过提线的安排。金祐镇热爱写作,他想弘扬韩国文化,他曾经固执的写着剧本,但是没人能理解他。他问过妻子,“你不觉得累么,按照规定的人生轨迹活着”,妻子回答“我从来没这么想过”,而尹心德却说“你写作吧,我喜欢看你的文字”,时隔五年能够理解他的终究还是只有她一人。大背景下促成的悲剧,时代的悲哀,根深蒂固的观念才是最可悲的。 

金祐镇的妻子的确可怜,本本分分从不做出格之事,包办的的婚姻甚至不奢求丈夫能够喜欢自己,封建思想下的麻木不仁,可悲可叹,整场事件中它可以说是最大的受害者,她本没有做错什么,错的只是时代。 

尹心德作为第三者,在明知金祐镇有妻室的情况下仍旧不肯放手,两人从学生时代的相看两相厌再到五年后的难分彼此,无论贫穷富贵都无法被躲避被命运安排的两个人,他们是最能懂彼此。 

金祐镇的自杀并不完全是因为尹心德的出现二人不容于世的爱情。他真正死于自己的理想抱负,既无法放弃自由的灵魂,又无法弃家人于不顾,尹心德的出现只是加速了二人的死亡。

因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无法用当今社会的思想评说二人的爱情。在那个利益至上毫无人权的时代,二人想要自由除了一死了之似乎别无选择,妻子父亲的压力,弟弟妹妹的学费,他们的死亡看似不负责任却是时代所迫。倘若二人活在现代,二人是否还能视对方为信仰犹未可知。但是对于一个无爱的家庭,他们起码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只能一死了之。

当然以上对于二人的分析仅限于特定时期,对于为了真爱抛弃家庭,为了真爱明知对方有着娇妻弱子仍旧破坏他人感情的行为都不支持。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幸运毕竟太少,更多的是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对此只能徒留叹息。

第4个回答  2019-04-14

这是我们二硕在入伍前的最后几部剧,不得不说,他从模特出道转型到演员是非常成功的,人们对他的印象不再是传统的长腿花美男,从他爆火的“听音”获得演技大奖后,人们对他也越来越认可,而他自己也在不停地磨炼提高自己的演技,他挑的剧本也不再是那种青春偶像剧。就像这部影片《死的赞美》,短篇只有六集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有年代的爱情故事。

韩国也经历了一个动乱的年代,那个时候人们意识开始苏醒,开始追求独立。从满腔热血到认输妥协,从追求爱情追求自由到放弃。男女主最后选择了自杀。

不少人说他们是选择了逃避,但当你找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们也许能换一种方式,选择重新开始。

有些人碰到这样的情况也许会选择放弃选择分手,但对有些人来说,面对离别之后将长达一生的思念,或者连死都不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