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角度或长度?

如题所述

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解。

如图一,45度的斜长AB=AC×√2≈AC×1.414
图二,60度的斜长AB=AC×2

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即把这个角放到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去求解。

其他方法:

1、正弦定理求解,即a/sinA = b/sinB =c/sinC = 2r=D

2、运用余弦定理,直接运用它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三角的问题;即cos A=(b²+c²-a²)/2bc

扩展资料:

三角函数弦表的发明

根据认识,弦表的制作似应该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角出发,去作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然后一一量出AC,A’C’,A’’C’’…之间的距离。

然而,第一张弦表制作者希腊文学家希帕克 (Hipparchus,约前180~前125)不是这样作,他采用的是在同一个固定的圆内,去计算给定度数的圆弧AB所对应的弦AB的长。这就是说,希帕克是靠计算,而不是靠工具量出弦长来制表的,这正是他的卓越之处。

希帕克的原著早已失传,我们所知关于希帕克在三角学上的成就,是从公元二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的遗著《天文集》中得到的。虽然托勒密说他的这些成就出自希帕克,但事实上不少是他自己的创造。

据托勒密书中记载,为了度量圆弧与弦长,他们采用了巴比伦人的60进位法。把圆周360等分,把它的半径60等分,在圆周和半径的每一等分中再等分60份,每一小份又等分为60份,这样就得出了托勒密所谓的第一小份和第二小份。

很久以后,罗马人把它们分别取名为”partes minutae primae”和”partes minutae secundae”;后来,这两个名字演变为”minute”和”second”,成为角和时间的度量上”分”和”秒”这两个单位得起源。

建立了半径与圆周的度量单位以后,希帕克和托勒密先着手计算一些特殊圆弧所对应的弦长。

比如 60°弧(1/6圆周长)所对的弦长,正好是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它与半径相等,因此得出60°弧对应的弦值是60个半径单位(半径长的1/60为一个单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120°弧、90°弧以及72°弧所对应的弦值。

有了这些弧所对应的弦值,接着就利用所称的”托勒密定理”,来推算两条已知所对弦长的弧的”和”与”差”所对的弦长,以及由一条弧所对的弦长来计算这条弧的一半所对的弦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几何上的推算。他们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弦表。

传入中国

三角学输入中国,开始于明崇祯4年(1631年),这一年,邓玉函、汤若望和徐光启合编《大测》,作为历书的一部份呈献给朝廷,这是我国第一部编译的三角学。在《大测》中,首先将sine译为”正半弦”,简称”正弦”,这就成了“正弦”一词的由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角函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已知三角形边长,计算三角形的角度过程如下:1、设三角形中角A所对应腊此的边长是a,角B所对兄中应的边长是b,角C所对应的边长是c。再利用公式:①CosA=(c^2+b^2-a^2)/2bc②CosB=(a^2+c^2-b^2)/2ac③CosC=(a^2+b^2-c^2)/2ab算出每一个角的余弦值,利用计算器上的反余弦函数功能就可以计算出各自的角度值。2、如果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计算出的钝角的余弦值是负的,角度也就是负的,这时要加上180度才是钝角的角度。(注:a^2+b^2-c^2=0说明C的角度等于90度)扩展资料:一、已知三角形边,求角度,这种羡局山求法称之为“解三角形”。解三角形一般需要用到如下定理: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2、余弦定理①a²=b²+c²-2b[sport.magic61.cn/article/987023.html]
[tele.yl-lighting.com.cn/article/429510.html]
[tele.leanstartup.cn/article/243508.html]
[sport.syybx.cn/article/138276.html]
[tele.eabenai.cn/article/905382.html]
[sport.syybx.cn/article/391782.html]
[sport.qucat.cn/article/172463.html]
[tele.cnlev.cn/article/845712.html]
[sport.bjjwk.cn/article/918427.html]
[tele.37145.cn/article/342901.html]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