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现状如何?

如题所述

就业环境现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增就业压力大、就业弹性系数随经济的增长而下降、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供求结构不相适应、过度劳动引起挤出效应。

(一)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曾湘泉运用计量模型估算出1992-2004年随时间变动的自然失业率曲线,实证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具有不断升高的自然失业率,并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其后,自然失业率一直在4.8%-5.6%的范围内波动。

而且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

(二)新增就业压力大。

自70年代以来,每年约有2000万人进入劳动年龄,使得我国增长的就业资源远远不够新增就业人口所需安置的岗位。而且农村改革使大批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机会,其中有相当比例向城市转移,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每年都有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这对就业形势本已严峻的城镇来说更构成威胁。

(三)就业弹性系数随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的拉动效应。按常规,高增长应当带动高就业。近几年,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经济高增长,但没有带动高就业,而是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有研究表明在城镇经济中国有经济部门就业弹性下降,与乡村经济中乡镇企业能力下降是导致我国整体就业需求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哪个国家中小企业都是提供就业岗位的最主要渠道,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多重税收的压制,导致它们没有能力去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国的税费越重,特别是对能增加就业领域的税费征收越重,失业率就越高。

(四)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供求结构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一方面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需求逐步达到饱和,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下降。

而另一方面,新的国际化经济急迫需要更懂得新技术新沟通方式的人员,旧的人员构成已经不符和企业发展并且旧的企业不能积极改制和精减人员也不符和竞争市场,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现象。

(五)过度劳动引起挤出效应。

王艾青将过度劳动界定为“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

中国许多行业存在过度劳动现象,典型的如服装加工业、建筑业、采掘业、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加工生产线等,农民工大量进入这些工作领域,溢出人员对在岗人员造成巨大的降低工资报酬的压力,而低报酬的长期持续,迫使该类人员不得不进行长期加班,从事超负荷的劳动。从业人员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很多就业机会被挤占,从而造成一些具有就业能力的人员的失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3
1. 就业人口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就业人口数量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和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

2. 就业率相对稳定: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持就业稳定,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近年来,中国的就业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稳定性。

3.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转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而一些新兴行业和高技术领域则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区域差异:中国各地区的就业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通常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相对欠发达地区可能面临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外流的问题。

5. 就业质量和待遇:虽然就业机会相对充足,但就业质量和待遇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一些毕业生可能面临找不到理想工作、薪资低或工作条件较差等问题。

中国政府一直将就业置于重要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如扩大就业培训、鼓励创业、支持中小微企业等。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来提高就业质量和保障就业机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19
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了3278万人,高于上年。
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