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引进中式教育?浅谈中国式教育体系的利与弊,欧洲引进中式教育?浅谈中国式教育体系的利与弊论文?

如题所述

在意大利高中任教几年来,我经常和同事们讨论西式教育和中国式教育的优劣,发现很多西方人向往中国式教育,并对其成果给予很大肯定。
许多教育界前辈也不断呼吁教育改革。
欧洲的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似乎“年久失修”,但“放养”式的学习方法在人才培养上收效甚微。
特别是欧洲国家对自己的数学教育感到头疼,有专家警告说,落后的数学水平会给欧洲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几年,欧洲极为关注中国式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数学人才。
2013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公布了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 )的结果。
数据显示,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
数学成绩方面,上海学生平均分613分,英国494分,与法国、捷克、挪威共同排在世界第26位。
结果显示英国律师和医生的孩子分数比中国清洁工的孩子还差,中国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比英国同龄人领先两三年。
2014年,英国教育部曾派出70名教师赴上海考察,学习中国数学教育。
对此,教育专家表示:“英国的模仿并不完全照搬,亚洲人的数学能力确实在国际排名和奥运会比赛中都十分领先。

欧洲人对是否引进“中国式教育体系”也褒贬不一。
虽然很多人主张为了更好地接受知识,孩子应该自发地主动行动。
但是在中国,学生们是极其被动地听了老师讲课的书本知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中国培养优秀学生。
这也引起了许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和讨论。
英国引进中国教材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那么今天我们也就伴随着我们整个成长过程的中国式教育体系,来探讨一下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这里主要分析整个社会教育体制,不谈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
在分析其利弊之前,首先要了解中国式教育的特点和现行教育体制产生的原因。
中国式教育的特点:1.分数教育与应试教育:严格的选拔制度使得学生崇尚分数至上,0.5分决定命运,一分之差往往落在几十位。
所有的学习都为考试服务,很多学生埋头于题海战术。
2 .国人重视教育,但学业负担也很大: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远远高于欧美国家。
孩子们除了接受义务教育外,各种班级、补习班、兴趣班也大量占用业余时间。
3 )教学质量高)知识传授比较系统,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各学科掌握能力极强。
4 .学生集体意识和规律性强:中国学生在长时间的集体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对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服从度也非常高。
中国式教育的形成原因也与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息息相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
教育作为国家的命脉,自然会受到社会急剧变化的影响。
要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国家必须拥有大量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教育也必须又快又好发展。
但是,在短短几十年的努力中建设许多高质量的大学,发展成为学术领先的国家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只能先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有限的一流大学,同时继续创办更多的大学,开展扩招。
于是,就出现了追求适应考试的学生培养,各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不惜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中国式教育体系的弊端十分明显。
归纳起来就是两点:
1 .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忽视综合能力培养,容易形成一种意向性思维,减弱对外界的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2 .过度的学业压力和“听话教育”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塑造,学生很可能在疲劳环境中厌学。
然而,中国式教育体系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否则,就不会有西方国家研究和引进它。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式教育的优势在于:
1 .知识的系统化传授:我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都非常严密周密,学科知识体系非常丰富。
而且在中国式的考试下,学生对各学科的掌握能力确实极高,所以也可以形成极其完善的知识体系。
2 .过硬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国式教育非常重视基础训练,它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稳定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技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也可以同时极大地锻炼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大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
3 .严格的课堂纪律:对教师和课堂纪律的尊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律习惯和责任感。
进入社会后也能对工作保持严格集中的态度。
基于以上优势,中国式教育的成果也极为显著。
不久前,英国教育部长亲自率团赴上海取经,充分肯定其教育工作成果,希望引进辅助教材在英国使用。
这也提醒我们,中国式教育正在扩大世界影响力,对中国式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充满信心。
结语: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价值多样化带来的挑战,也存在着各自国家自身的问题。
将优秀的外国元素带到学校并不是新鲜事,教育资源和方法的国际共享、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只有反思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是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吸收,而是一切照旧,肯定和巩固自己的传统优势,最终才能巩固自己的国情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