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泰坦尼克号”建造的历史背景和沉没的原因?

如题所述

泰坦尼克”号的真实故事

船王要造“巨无霸”

1907年夏日的一个夜晚,伦敦白星轮船公司的老
板布鲁斯·艾斯枚突发奇想:要造一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
的邮轮。想着想着,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即去找他
的合伙人——哈兰·沃尔夫造船厂的老板詹姆斯·皮利。
艾斯枚想造海上“巨无霸”的设想正中皮利的下怀,两人
一拍即合。他们决定造3艘巨轮,要极大,极豪华,极快,
以与国际上的同行竞争。
1908年12月6日, 第一艘巨轮“奥林匹克”号的主体
龙骨完成。1909年3月31日, “泰坦尼克”号的主体龙骨
完成。但纽约港务局却迟迟不动手扩建码头,IMM 只好作
出让步,提出由公司出钱帮助港务局改造。这样,纽约港
务局才勉强同意,并派人到美国国防部( 当时港口由国防
部总管)办理手续。

巨轮豪华赛宫廷

艾斯枚要求把“泰坦尼克”建成世界一流的超豪华巨
轮。
“泰坦尼克”不但有餐厅、酒吧、咖啡厅、游艺室、
电影院,还第一次有了游泳池和健身馆。餐厅和咖啡厅请
的都是法国厨师和法国侍应。
“泰坦尼克”共耗资7500万英镑。这是1912年的价钱。
船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高相当于11层
楼。它前后上下有9个甲板, 烟囱大得可以同时穿过两列
火车。它的3个锚共重31吨,9个锅炉,每个重100吨,3台
螺旋桨,中间那台16英尺,另两台18英尺。船上有4 台电
梯,3台在一等舱,1台在二等舱。以前二等舱都是没电梯
的。
由于“泰坦尼克”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
最舒适的邮轮,又是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许多有钱人都想
先试为快。他们拖儿带女,甚至带上佣人,浩浩荡荡一家
子上船旅行。其中有位叫威廉·卡特的先生把他的“雷诺”
轿车也带上了船。尽管“泰坦尼克”可乘坐2000多人,但
想坐船尝鲜的阔佬太多,搞得船票很紧张。许多人都是提
前几个月预订的。

歌舞升平在海上

1912年4月11日,“泰坦尼克”号载着1316 名乘客和
891名船员,从昆士敦启航, 开始了它横渡大西洋的首次
航行。“白星”公司老板艾斯枚亲自上船督阵。“泰坦尼
克”由62岁的爱德华·史密斯担任船长。史密斯是个老航
海家,在海上跑了大半辈子,富有航海经验,是“白星”
公司的一大宝贝。由于岁数大了,史密斯提出退休,并已
与公司签了退休合约。但为了保证“泰坦尼克”首航成功,
艾斯枚还是请出史密斯,让他最后一次担任船长,并答应
跑完这一趟后便让他退休。
“泰坦尼克”号餐厅座无虚席,舞厅灯红酒绿。 乘
客们有的在船舱里看书写信,有的在甲板上散步聊天,还
有的躺在平台的椅子上抽烟、喝酒、晒太阳、吃东西。一
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泰坦尼克”装有无线电联络工具。无线电当时还是
新鲜玩艺,只有很少几艘船配备得起。

永远难忘的一天

1912年4月14日上午, 在电讯室值班的是电讯员菲力
蒲和他的徒弟布里德。9点钟的时候, 他们接到肯纳德公
司“卡罗尼亚”号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警告说:“北纬
42°,冰块,大片冰块,自西经49°漂向51°。”菲力蒲
并不感到吃惊,几天来,他已接到过好几份类似的电报。
在这个季节,在这个海域,遇到冰块是正常的。让布里德
把电报送到驾驶舱。当时接电报的是四副布克斯豪,他随
手把浮冰的方位记在了航海图上。
由于这天是礼拜天,一等舱的餐厅里特别举办了一个
规模盛大的礼拜仪式,德高望重的史密斯船长被邀担任主
持。
“泰坦尼克”的头等舱里汇聚了当时英美上流社会的
精英。其中,最有钱的要算是47岁的阿斯托了。阿斯托的
先辈靠做皮毛生意发迹,他生意越做越大,垄断了不少行
业,尤其是酒店业。阿斯托生性风流,休了结发妻子,带
着一个18岁的纽约姑娘周游列国。
美国煤炭大享本杰明,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公司老板艾
西多夫妇,有轨电车制造商威德内夫妇及其27岁的儿子哈
里也在船上。此外还有不少阔佬,如钢铁大王里尔逊、宾
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第二副总裁泰耶、加拿大铁路干线公
司董事长海斯、蒙特里尔银行家和酿造商莫尔森、英国着
名时装设计师戈登女士等。除了阔佬和财主外,船上的要
人也不少。如当时的美国总统塔夫特的副官布特少校、前
往纽约参加和平会议的着名英国政治家史迪德。还有罗斯
威尔特(1933—1944年美国总统)的一位密友,他刚度完假,
准备回华盛顿。
也许是命中注定不该死,富商温德皮尔特夫妇, 他
们好像有预感似的,在开船前的最后一刻突然决定不走了,
连行李都没来得及取回来,也没来得及通知已上船的仆人。

警告频频

上午11时40分,电讯室又收到荷兰轮船公司“努丹”
号的一封警告电报:“巨冰! ”地点与早先“卡罗尼亚”
号预告的相同。这回,电讯员甚至没把电报往驾驶舱里送。
下午1时30分, 史密斯船长递给艾斯枚一封电讯室刚
刚送来的电报。这是“巴尔铁克”轮发来的:“据希腊‘
阿迪内’轮报告,今天在北纬41°51、西经49°52有冰山
和大量冰块……祝你和‘泰坦尼克’号安然无恙。”根据
这个方位,冰山在“泰坦尼克”号前方约250英里处。 但
艾斯枚和史密斯,船上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直对冰山漫
不经心。
傍晚,气温突然下降。史密斯船长命令航向略偏南。
他也许是为了避开迎面而来的冰山……
晚上9时20分,史密斯船长回舱休息去了, 临走前交
代赖托勒:“如果有什么拿不准的事立即通知我,我会马
上来。”10分钟后,赖托勒让六副莫迪告诉□望台:“严
密监视冰块,尤其是小冰块和小冰山。”

撞上冰山

除了朝南略偏航向,关闭前甲板的舱盖和警告□望台
严密监视外,“泰坦尼克”号的高级船员没有采取任何别
的预防措施来对付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他们过分依赖□
望台,过于相信“泰坦尼克”号的坚无不摧。
那天晚上,“泰坦尼克”号后来又接到两封有关冰山
的电报。但电讯室没有把它们送往驾驶舱。第一封是9 时
40分收到的,电报警告说,在“泰坦尼克”号目前行驶的
航道正前方,看见大冰山和冰阵。
当“加利福尼亚人”号再次发电报来时,正忙着往外
拍发乘客电报的电讯员布里德竟加以拒绝。当时“加利福
尼亚人”号仍在“泰坦尼克”号前面,但已停下,因为四
周都是冰。那天,共有7 份电报警告“泰坦尼克”号说,
有一座78英里长的冰山在它的正前方。
在□望台,肩负重任的□望员弗莱德和雷吉纳睁大眼
睛,□望得精疲力竭。当时是晚上11时40分,海面上依然
风平浪静,但空气冷得刺骨。突然,弗莱德发现正前方有
些什么东西。眨眼间那些东西变大了。弗莱德不由自主地
按了叁下警铃,通知驾驶舱,随后又拿起电话。
当时在驾驶舱里值班的是大副墨道奇和六副莫迪。莫
迪抓起听筒,平静地问:“你看见什么了?”
“正前方有冰山!”弗莱德答道。 当莫迪把情况告诉
墨道奇时,墨道奇立即冲向传令台,命令停机,倒船。与
此同时,他要舵手希肯“右满舵”,随后又拉起操纵杆,
关闭了船底防水舱的门。希肯则狠命地右满舵。最后,船
终于向右侧了一点。
但这一切都太晚了。虽然避开了迎头相撞,船仍往前
冲,右舷的船头撞上了冰山。尽管数吨冰块山崩似地落在
前甲板上,船只轻轻地抖了抖,继续向前滑行,几分钟后
才停下来。

船要沉了

20分钟后,史密斯船长得知了这个坏消息。他和设计
师安德鲁迅速检查了被撞坏的部位。行李房满是水,行李
漂得到处都是。艏尖舱、6号锅炉房和前面的3个货舱被撞
坏了。
“泰坦尼克”号的船体由15道横向防水舱壁分成16个
空间。根据设计,这16个空间中任何两个进水,船都照样
能浮。而且,即使前面4个空间都进水了, 船也不会沉。
但如果前面5个空间进水,那船就吃不住了。6号锅炉房刚
好是临界舱,属第5空间。现在,前面的5个空间都被撞坏
了,水涌了进来——漫进后面的空间。“泰坦尼克”号要
沉了。安德鲁估计1小时、最多1个半小时后船就要沉。
史密斯船长知道他的首要任务是疏散乘客,尽量拖延
船沉没的时间。船上共有2200多人,史密斯船长算了一下,
至少有一半人可以乘救生船脱险。然而,当他开始疏散乘
客时,他才知道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

阴差阳错

15日零时05分,30多英尺高的平台被水淹了。史密斯
命令揭开帆布盖着的救生船。四副布克斯豪奉命去叫醒二
副赖托勒、叁副皮特曼和五副乔治·劳。这时,史密斯船
长来到电讯室,指示菲力蒲和布里德发CQD标准求救讯号。
那天晚上晚些时候,布里德决定试一试正准备使用的新求
救讯号SOS。就这样, “泰坦尼克”号成了世界上第一艘
发SOS求救讯号的船。
在离“泰坦尼克”号不远的地方,停着“加利福尼亚
人”号,电讯员伊万曾给“泰坦尼克”号发过几次警告电
报,最后一次被菲力蒲粗暴地切断了。伊万自讨没趣,呆
了一会儿便回舱睡觉去了。这时是零时15分,离“泰坦尼
克”号发求救信号只差几分钟。更不凑巧的是,叁副格莱
夫结束巡查经过电讯室时进去看了看。但伊万锁了接收机,
他无法收听。所以随手调了调信号也回去睡觉了。根据推
算,这正是“泰坦尼克”发求救信号的时候。在电讯室里,
布里德和菲力蒲不停地发电话求救。不少船都收到了,但
离得太远。最近的肯纳德公司的“卡巴西亚”号在“泰坦
尼克”号东南58英里的地方。船长罗斯顿听说“泰坦尼克”
号失事,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还是立即调转船头
赶来营救。

疏散乘客

在“泰坦尼克”号上,尽管船已撞坏近一个小时,但
大多数乘客仍未意识到危险。零时30分左右,史密斯船长
下令放救生船,妇女和儿童先上。一等舱的大部分乘客已
穿着救生衣被船员们带到甲板上,但很多人都不愿上救生
船。他们不相信“泰坦尼克”号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会沉。
况且,船上的乐队仍在甲板进口的大楼梯间演奏温馨抒情
的音乐。史密斯船长原想通过这优美的音乐来舒缓乘客的
紧张心绪,谁知乘客因此而忘了身处险境。大副墨道奇和
二副赖托勒在船的左右两侧苦口婆心地劝乘客上救生船,
但没有几个人领他们的情。第一条救生船零时45分就放下
去了,但能坐65个人的救生船只上了28人。
零时55分,6号救生船也开始下了。 丹佛大学的社会
学家布朗想从甲板上躲开,被船员们抓住,硬塞进救生船
里。后来,5号船也下了,41个人;3号船,32个人,其中
11个竟是船员。最离谱的是1号船,40个位子只坐了 12 个
人。一支支升空的求救信号慢慢地使人们意识到“泰坦尼
克”号真的遇上了大麻烦了。人们开始涌向甲板。由于有
“妇女儿童先下”的规定,甲板上出现了许多动人情景:
丈夫吻别妻子和孩子,帮助他们上救生船。许多妻子与丈
夫依依惜别,有的甚至拒绝上船。流传至今最广的故事,
是玛西百货商店老板的妻子伊达·斯特劳斯,她已上了8
号船,就在船要放下去的那一刻,她跳了出来,对丈夫说:
“我们俩已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
”随后,她平静地与丈夫坐在甲板的椅子上,看人们纷纷
离去。

最后时刻

1时30分,船斜得厉害了,乘客开始惊慌起来。14 号
船放下去时,一些乘客冲过去就往船上跳。当时船上已有
40人。坐在船上的五副乔治·劳怕发生意外,拔枪开了两
枪,才镇住开始失去理智的乘客。
1时40分,右舷的救生船下得差不多了, 负责疏散的
大副喊,还有没有妇女和儿童,没人回答,于是他下令放
船。当时这艘救生船已装满了人,但当船离开甲板时,一
直在帮忙疏散的艾斯枚跳进船中。后来,他因此举而受到
众人的嘲笑。左舷的疏散工作进行得比较慢。1时55 分,
阿斯托陪同他年轻的妻子来到船边,要求赖托勒允许他与
妻子一同上船。但回答说:“不行,先生。在女士走完之
前任何男士都不准上船。”阿斯托的尸体后来被人找到。
在电讯室里,两个电讯员仍坚守岗位。他们每10分钟
往公司发回一份电报。1时25分, 电报是这样写的:“我
们正让妇女上船”;1时35分:“机舱进水了”;1时45分:
“淹到锅炉了!”
2时05分,船首的井形甲板已被海水深深地淹没, 主
甲板离水面也只剩下10英尺。救生船已没有了,但沉船上
仍有1500多人。二副赖托勒放下一只橡皮船,命令船员们
用枪把船围住,只让妇女和小孩上船。又载走了44人。当
所有的船都走了以后,“泰坦尼克”号上却出现了一片奇
怪的宁静。大家不再惊慌,数百人静静地站在甲板上。这
时,史密斯船长出现了,他走到电讯室,告诉电讯员说他
们已尽责了。“现在,自己救自己吧! ”他对所有的船员
说。
在船被淹没之前,船上的乐队一直在演奏,船上的灯
也一直亮着,就像水中的一团团火。2时18分, 船完全沉
没,四周一片黑暗,只有此起彼伏的哭叫声、求救声。据
格拉西回忆,船沉入海底的那一刹那间,一条巨大的水柱
直冲天空。

参考资料:http://www.a3guo.us/book/literal/net_story/digest/5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7
泰坦尼克号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二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游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重大约46000吨。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前辈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一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16个水密(不进水的)舱防止她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1912年3月,当时英国一家叫白星的海运公司投资建造了世界最大最豪华的一艘客船--“铁达尼号”(即“泰坦尼克号”),这船泊位46328吨,排水量达66000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4万吨的客轮。船长259米,最大宽度为28米,舵重超过100吨,一共有3只桨。中间的船桨最大,重22吨,两侧共有40吨重,3只船桨叶长均超过7米。船的内部有16个防水室,是利用水密室建成的。这种水密室可以利用电气或人力,将浸水的危险程度降到最低限度。换句话说,在这16个防水室中,如果有1-2个浸水,那么,巨轮依旧安然无恙。铁达尼号上有超水准的世界级豪华舞厅、酒吧、吸烟室、游戏场、游泳池等等,设备极为奢靡华丽。客舱里有高级豪华吊灯,地板上有厚厚的阿富汗真毛红毯,甚至连天花板也叫人不忍移开视线,那里有淡雅素洁的装饰画。人随便在哪把坐椅上坐下,头一仰天,几乎半天时间都是这个姿势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璇宫”。 铁达尼号从英国驶向纽约,船上共2208人,其中乘客1316人,船员892人。 海上风平浪静,铁达尼号在大西洋上顺利航行,如果照这种速度,她可能会创下新的横渡大西洋的纪录。因此,船长船员都十分兴奋。而乘客们也尽情地享受着舒适愉快的海上之旅。从莎山布顿港出航的第5天,也就是4月14日夜,铁达尼号以每小时23海里的高速航行。在大西洋上,深夜11时40分,铁达尼号突然撞上游离的冰山,发也悲惨的撞击声。随后,船体大幅度地摇晃着,船内的器皿撒了满地,玻璃的破碎声夹杂着乘客们悲惨叫声,铁达尼号充满了恐怖与惊慌。走廊上、甲板上和楼梯口处,拥挤着逃生的乘客,刹那间,船上一片混乱。 凌晨0点15分,铁达尼号发出第一声SOS求救信号,0点45分,信号弹发出之后,救生艇开始放入水中。已接近半疯狂状态的乘客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救生艇。然而僧多粥少,铁达尼号上只有20只救生艇,于是男人们决定先把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艇,他们自己则留在船上,爱德华·史密斯船长也和其他男人们一道留在船上,与铁达尼号同生死。 凌晨2点20号,自称为“不沉之船”的铁达尼号,带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一起葬身大西洋底。海面上先是涌起一个大大的漩涡,但不久,漩涡消失了,海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好像未曾发生过任何事情,获救的695人,不过是全部人数的1/3。 事实上,在铁达尼号沉没之前,有许多人预知他的沉没将会发生。当时,英国茂名的实业家约翰·欧纳,因为一笔商业贸易必须赶回美国,他好不容易弄到铁达尼号的船票,那是1912年3月23日的事,当时铁达尼号的处女航引起了社会的大骚动,要想弄一张船票并非易事。但是在动身的前10天,欧纳连续两个晚上做了同样的一个不吉利的梦。梦中看见铁达尼号沉没在大海之中,许多大人小孩被无情地抛向海面。欧纳被这个梦困扰着,感到十分不安,终于取消了旅行。 住在加拿大维尼培克市的教会牧师查尔斯·摩根,也做了巨轮沉没于大海的噩梦。 海难发生的下午,摩根牧师为思索傍晚礼拜的内容思考了许多,疲倦之余便打起盹来。他在梦中看见一个骇人的景象:有一艘巨轮航行于海面上,突然天空转暗,浓雾弥漫,这艘巨轮在迷雾中撞上冰山,甲板上充满了求救的呐喊、嚎啕大哭的人,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救生艇。最后,这艘巨轮倾斜着沉入海底,这时候,甲板上传出赞美歌。“铁达尼号”沉没之后,全世界为之轰动,各种猜测纷纷出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木乃伊的诅咒”了。

19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埃及古墓中发掘出一具石棺,石棺上刻着这样的咒语:“凡是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不过,热心研究的考古学者并不在意咒语的内容,依旧打开了石棺,石棺中躺着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木乃伊。 当时石棺被运到英国,展示在大英博物馆中供民众参观。可是不久后,当时一位参与考古的成员回到英国突然莫名其妙地猝死了;后来参加发掘石棺的考古学家也接二连三不明不白地去世。于是博物馆决定将石棺移至民众看不到的地方去,以避开闻名而来的大批好奇的参观者。10年之后,一位富有的美国实业家,欣闻这一消息,要求博物馆将石棺和木乃伊卖给他。最后,这位实业家如愿以偿,终于购得石棺和木乃伊。当他想把他们运回美国的时候,刚好碰上了“铁达尼号”处女航,因此他便将石棺和木乃伊托铁达尼号运送。但是当时没有人注意到,石棺上咒语的最后一句是凡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将被海水吞没”。

相不相信仅作参考。
第2个回答  2006-08-28
  泰坦尼克号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二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游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重大约46000吨。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前辈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一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16个水密(不进水的)舱防止她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1912年3月,当时英国一家叫白星的海运公司投资建造了世界最大最豪华的一艘客船--“铁达尼号”(即“泰坦尼克号”),这船泊位46328吨,排水量达66000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4万吨的客轮。船长259米,最大宽度为28米,舵重超过100吨,一共有3只桨。中间的船桨最大,重22吨,两侧共有40吨重,3只船桨叶长均超过7米。船的内部有16个防水室,是利用水密室建成的。这种水密室可以利用电气或人力,将浸水的危险程度降到最低限度。换句话说,在这16个防水室中,如果有1-2个浸水,那么,巨轮依旧安然无恙。铁达尼号上有超水准的世界级豪华舞厅、酒吧、吸烟室、游戏场、游泳池等等,设备极为奢靡华丽。客舱里有高级豪华吊灯,地板上有厚厚的阿富汗真毛红毯,甚至连天花板也叫人不忍移开视线,那里有淡雅素洁的装饰画。人随便在哪把坐椅上坐下,头一仰天,几乎半天时间都是这个姿势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璇宫”。 铁达尼号从英国驶向纽约,船上共2208人,其中乘客1316人,船员892人。 海上风平浪静,铁达尼号在大西洋上顺利航行,如果照这种速度,她可能会创下新的横渡大西洋的纪录。因此,船长船员都十分兴奋。而乘客们也尽情地享受着舒适愉快的海上之旅。从莎山布顿港出航的第5天,也就是4月14日夜,铁达尼号以每小时23海里的高速航行。在大西洋上,深夜11时40分,铁达尼号突然撞上游离的冰山,发也悲惨的撞击声。随后,船体大幅度地摇晃着,船内的器皿撒了满地,玻璃的破碎声夹杂着乘客们悲惨叫声,铁达尼号充满了恐怖与惊慌。走廊上、甲板上和楼梯口处,拥挤着逃生的乘客,刹那间,船上一片混乱。 凌晨0点15分,铁达尼号发出第一声SOS求救信号,0点45分,信号弹发出之后,救生艇开始放入水中。已接近半疯狂状态的乘客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救生艇。然而僧多粥少,铁达尼号上只有20只救生艇,于是男人们决定先把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艇,他们自己则留在船上,爱德华·史密斯船长也和其他男人们一道留在船上,与铁达尼号同生死。 凌晨2点20号,自称为“不沉之船”的铁达尼号,带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一起葬身大西洋底。海面上先是涌起一个大大的漩涡,但不久,漩涡消失了,海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好像未曾发生过任何事情,获救的695人,不过是全部人数的1/3。 事实上,在铁达尼号沉没之前,有许多人预知他的沉没将会发生。当时,英国茂名的实业家约翰·欧纳,因为一笔商业贸易必须赶回美国,他好不容易弄到铁达尼号的船票,那是1912年3月23日的事,当时铁达尼号的处女航引起了社会的大骚动,要想弄一张船票并非易事。但是在动身的前10天,欧纳连续两个晚上做了同样的一个不吉利的梦。梦中看见铁达尼号沉没在大海之中,许多大人小孩被无情地抛向海面。欧纳被这个梦困扰着,感到十分不安,终于取消了旅行。 住在加拿大维尼培克市的教会牧师查尔斯·摩根,也做了巨轮沉没于大海的噩梦。 海难发生的下午,摩根牧师为思索傍晚礼拜的内容思考了许多,疲倦之余便打起盹来。他在梦中看见一个骇人的景象:有一艘巨轮航行于海面上,突然天空转暗,浓雾弥漫,这艘巨轮在迷雾中撞上冰山,甲板上充满了求救的呐喊、嚎啕大哭的人,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救生艇。最后,这艘巨轮倾斜着沉入海底,这时候,甲板上传出赞美歌。“铁达尼号”沉没之后,全世界为之轰动,各种猜测纷纷出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木乃伊的诅咒”了。

  19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埃及古墓中发掘出一具石棺,石棺上刻着这样的咒语:“凡是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不过,热心研究的考古学者并不在意咒语的内容,依旧打开了石棺,石棺中躺着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木乃伊。 当时石棺被运到英国,展示在大英博物馆中供民众参观。可是不久后,当时一位参与考古的成员回到英国突然莫名其妙地猝死了;后来参加发掘石棺的考古学家也接二连三不明不白地去世。于是博物馆决定将石棺移至民众看不到的地方去,以避开闻名而来的大批好奇的参观者。10年之后,一位富有的美国实业家,欣闻这一消息,要求博物馆将石棺和木乃伊卖给他。最后,这位实业家如愿以偿,终于购得石棺和木乃伊。当他想把他们运回美国的时候,刚好碰上了“铁达尼号”处女航,因此他便将石棺和木乃伊托铁达尼号运送。但是当时没有人注意到,石棺上咒语的最后一句是凡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将被海水吞没”。

  相不相信仅作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