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字头书写的乐器都有哪些?说一个十分

如题所述

1、筝

筝,又称古筝、秦筝,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筝的拨奏在民间广大地区的流传中,融合地方民间音乐,形成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被俗称为“古筝”。

2、笛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3、箫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4、竽

竽,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

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

5、笳

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出于西北民族地区,汉时传入中原,通常称“胡笳”。最初是卷芦叶为笳,吹以作乐。后在形制上有所变化,将芦叶制成的哨插入管中,遂成为管制的双簧乐器,形似筚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7
竽(音鱼,似笙略大,三十六簧。)
笳(音佳,古代北方民族吹奏乐器,似笛。有《胡笳十八拍》)
筑(音竹,古击弦乐器,似筝,已失传。)
筒(音冻,洞箫。)
管(音馆,长一尺,六孔,并两而吹,已失传。)
龠(音越,古管乐器,像笛,短管,三孔或六孔。)龠(另一种写法)
箜篌、筦、筊、簥、箛、篁、篪、箹
嗯~~~等想想~~~~``
笙 笛 筝
应该没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1
萧、筝、笛、竽、笳、筑、筒、管、龠、筦……
第3个回答  2020-02-20
箫是最为熟知的竹制乐器。相传自古代西域羌族传来。笛是横吹的,与它相似而直吹的便是“箫”。相传,箫为舜所造。当时箫的名称叫“参差”,就是“参差不齐”的意思。这是因为古箫是多管排列(即“排箫”),为了使音高低不同,管的长短也就不相同,故名“参差”,古箫有封底和无底的两种,前者叫“底箫”,后者为“洞箫”。
筝 仍经常用于演奏的中国古丝弦乐器。关于它有两种美妙的传说:其一,“秦有綩无义者”。由于二人相争得名。其二,“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李斯于公元前237年上书秦王政时就提过筝,故又名“秦筝”,古筝有十三弦,现代的筝有二十一根弦。
筑 古老的击弦乐器,有十三弦。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便是指的它。筝与筑是差不多同时代出现的古竹制乐器。
笙 我国重要的簧管乐器
竽 成语“滥竽充数”所指的就是它。竽形似笙而较大战国前即盛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竽有二十二管,分前后两排,足见它在古代已是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乐器。
箜篌 也是与竹有关的古拨弦乐器,相传为“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造,以祀大一”,或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箜篌的出现可能受了西域乐器的影响,除竖箜篌外还有一种卧箜篌,均已失传。
筚篥 又名“茄管”,或称“管子”,簧管乐器,以竹为管,上开八空(前七后一)。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据考,筚篥起源于汉代西域龟兹城国(今新疆库车一带),后来成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它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