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提出如此多的戒律

如题所述

其实,戒律不是束缚,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戒律并非佛陀凭空想象出来,而是产生于种种因缘,所谓“毗尼由因缘所显”。
在早期的僧团,比丘们道心真切,行为清净,并无非法现象,也不曾造作有漏法。戒律是随犯而制,当比丘没有犯戒行为时,不应以戒律约束大众。必须在比丘出现有漏不善行后,佛陀才为之结戒,以此帮助他们防非止恶。所以佛陀让舍利弗无须再说,因为他很清楚,什么才是制戒的恰当时节。这一点,既体现了佛陀对僧团的充分尊重,也说明了制戒的意义所在。
每条戒的制定,并非一次成形,而是随着犯罪因缘的变化,有初制、随制、定制、随听(开许)四个过程。
在初制后,可能还会发生一些相关事件。根据具体情况,就会对此戒增加一些内容,经过一次或多次补充调整,最后形成定制。定下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了,还会有某些开许。比如在无心造作或神志不清等特殊情况下,杀生、偷盗也不算是犯戒,即随听。
每条戒的形成都涉及一系列因缘。所以,戒律条文是逐步完善的,和比丘们在同一件事上不断违犯有关,也和这条戒可能涉及的种种情况有关。

戒律的意义
(1)个人解脱的意义
十句义中,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两项,属于个人解脱的内容。戒律又称为别解脱,由建立一种与解脱相应的生活,进而生定发慧,导向究竟解脱。
修学佛法的关键,是具备解脱的能力。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具备解脱的能力,只是被无明遮蔽,虽有若无。受持戒律,就是帮助我们扫除遮蔽心灵的烦恼尘垢,进而定心一处,破妄证真,引发本自具足的解脱能力。否则,我们将永远被串习左右,在有漏的心行相续中沉沦。
(2)僧团和谐的意义
十句义中,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难调者令调顺、惭愧者得安乐五项,属于僧团和谐的内容。这种和谐,体现在和合、安乐、清净三方面。
戒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使大众和合相处。如果有特权阶层,就不可能达成真正的和谐。所以,佛陀提出“六和”的管理精神。一、戒和同修:大众共同受戒、持戒,依戒生活。二、见和同解:了解制戒精神,识达开遮持犯,依戒处理问题,不自以为是。三、利和同均:僧团利益大众平等享有,财食与共。四、身和同住,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此三为身口意三业的和谐,对于僧团所有的如法制度、如法僧事,大众应该无条件地认同并随喜。
以上所说的六和,属于事相的和谐,此外还有理和。理,即空性之理。十方诸佛所证得的真理是不二的,所谓理和同证。相比之下,理体的和谐比事相的和谐更深层。但我们也要看到,佛法在世间流布,主要是靠事相的和谐。所以,事和理不可偏废,否则就不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
(3)化导世间的意义
十句义中,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两项,属于化导社会的内容。僧人具足完善的僧格,僧团才有弘化世间的功能。
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主要是靠住持三宝。所谓住持,即传承并弘扬佛法,使之在世间薪火相传。其中,以佛像为佛宝,经书为法宝,现前僧团为僧宝。但佛像不会说话,教理太过深奥,人们对佛教的观察,往往集中于现前的出家人。出家人慈悲为怀、清净庄严,他们就觉得佛教很好,生起向往乃至皈依之心;出家人热衷名利、世俗不堪,他们就对佛教不以为然,没信仰的固然无法生起信仰,有信仰的也可能因此退心。可以说,出家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佛法的广告,直接关系到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关系到大众的法身慧命。
(4)正法久住
如果僧众都能依戒修行,实现个人解脱、僧团和谐、化导世间的三大利益,自然就能达到正法久住的效果,这也正是佛陀制戒的究竟理想。
“毗尼住世,则佛法住世。”但毗尼住世不仅在于律藏的流传,也不在于各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而在于出家人对戒律的真履实践。作为佛法的住持者,每个出家人都有责任受持戒律,把戒律真正落实到修行中,落实到生活中,以此改造身心。这样,才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成为正法的传承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8
阿弥陀佛
持戒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就拿《十善业道经》上的十善来说吧
不杀生,让众生见你没有恐惧,心中安乐
不偷盗,让众生都相信你,不会怀疑,让你在人群之中很有威信
不邪淫,让夫妻、恋人之间没有猜疑
不妄语,让众生都信任你
不两舌,让众生都喜欢你
不恶口,让众生都喜欢听你说话,都尊敬你
不绮语,让众生相信你
不贪:对一切事、一切物没有贪心,知足常乐,生活幸福
不嗔:对一切事,一切物没有嗔恨心,心态平和,万病不生
不痴:教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获得无量的智慧
佛教的戒律都是帮忙我们开悟的,没有其它
做到这些让我们心中无有杂念,没有觉得对不起人的事,心中安乐、平静,帮助我们快乐而已
因为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佛陀只是说了出来,帮助我们恢复自性而已
阿弥陀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27
在佛陀传播真理的头二十年,是没有制订戒律的,原因是当时的弟子都是获得解脱的圣弟子,德行清净。后来由于加入僧团的人不断增加,开始出现了德行不清净的情况,佛陀以这样的因缘开始制订戒律。

根据南传上座部《巴利律藏》记载,佛陀在成就正觉的第十二年,当时舍利佛尊者问佛陀:过去哪一位佛的教法能够久住?哪一位佛的教法不能久住。
佛陀回答:教法得以持久的原因是制订了戒律,而过去没有制订戒律的佛的教法没有能够久住。
当时舍利弗尊者即请求佛陀制订戒律,佛陀告诉尊者由于当时的出家众德行清净,因缘未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戒律呢?那是因为后来加入僧团的人越来越多,良莠不齐,因此佛陀就不断制订了许多戒律,戒律的制订,佛陀是出于以下十条理由:
诸比丘!然,以十利故,我为诸比丘制立学处,为摄僧 、为僧安乐、为调伏恶人、为善比丘得安乐住、为防护现世漏、为灭后世漏、为令未信者生信、为令已信者增长、为令正法久住、为敬重律。

正是因为戒律,才使得正法久住。
戒律是佛法的基础,要看一个僧团或出家人是否是真的遵守佛陀的教法,首先要看他是否完全的遵守佛陀的戒律。比如是否不持金钱?

参考资料:玛欣德尊者《比库巴蒂摩卡》

第3个回答  2009-09-27
佛是觉悟者,是智者,是明白人,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看透彻,看明白了。

我们凡夫迷糊,短视,所以佛把看到的真相,归纳成一些规则,告诉我们,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就是戒律。

例如小朋友不懂事,不知道马路如虎口,随便乱过马路,会非常危险。老师就告诉小朋友,过马路要看行人红绿灯,红灯不要过,绿灯才可以过。

这就是戒律。戒律不是佛用来束缚人的。相对的后果也不是佛惩罚人的。

就像上面的例子,老师已经告诉小朋友了,小朋友还是贪方便,还是随便过马路,被车撞了,那个受伤不是老师惩罚小朋友的。

附: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第4个回答  2009-09-27
因为怕后世弟子私下"变通"...为了安逸找藉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