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用古诗概括

如题所述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 管仲 曰:‘然公使我求 宁戚 , 宁戚 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 宁子 其欲室乎?’”《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明 高濂 《玉簪记·词媾》:“ 文君 幸见 相如 ,两下情同鱼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妻》:“ 泰安 聂鹏云 ,与妻某鱼水甚谐。”
2.比喻君臣相得。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於是与 亮 情好日密。 关羽 、 张飞 等不悦, 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五九:“君圣臣贤鱼水契,鸿基须贺永清平。” 陈子范 《狂吟》诗之二:“忍说君臣鱼水乐, 匈奴 不是霸王才。”
3.泛喻关系亲密无间。 唐 孟郊 《夜集》诗:“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 李瑛 《雪夜》诗:“军民鱼水情谊深,夜半只觉浑身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9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是这句古诗,没错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2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对是这句!!!!!!!!!!!!!
第3个回答  2009-09-2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4个回答  2009-09-1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