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如题所述

与高考一样,广州中考今年依旧对状元“保密”。广东实验中学今年又成为高分生的“聚集地”,该校有6位学生中考成绩770分以上,全市前十名占了三席。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的简玥以784分的高分跻身高分榜前列。
新快报记者采访发现,这些高分学霸既有“典型”的一面,比如会参加补习、爱阅读、按照老师要求学习;与此同时也有“非典型”的一面,如爱看美剧、热衷参加各类活动化身“社会活动家”。但他们的共通点,是在开明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成绩好,获奖多,更懂善用时间提高效率。
学霸特征一 夺奖狂魔
每个高分娃背后都有一堆奖
记者发现,不少中考高分生的初中“履历”中都有着一串长长的奖项名,除了体现学霸特质的学科竞赛奖项,更有各类的艺术证书、课外活动奖项、优秀学生干部奖等。
能讲一口流利纯正英语的何璐希,这次中考斩获775分,曾获广东省中学生初二物理竞赛一等奖,并在初二时前往美国参加数学大联盟杯赛。她更是一名热衷于各类课外活动的“社会活动家”,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被评为2014-2015年度广州市优秀学生,并获“感动省实年度人物”、“最受欢迎校学生会主席”及校辩论赛“能言善辩”称号。
这些荣誉是否学霸们刻意追求的?非也!记者采访发现,学霸们之所以能获奖,是由于兴趣所致。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的丘宇轩以779分跻身广州中考高分生的行列,他坦言,自己从小学起,最大的兴趣就是下围棋和弹钢琴,曾通过围棋业余三段和钢琴五级的证书。而在上了初中之后,更是对文理都有兴趣,曾在天文奥赛和读书比赛当中获奖。
学霸特征二 时间管理师
注重课前预习 饭前空当也学习
学霸们不仅要学习,还热衷于参加学生会、社团、比赛等各类活动,这不免让人疑惑,时间怎么够用?记者了解到,原来,学霸们都是“时间管理师”,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同时也更注重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梁嘉惠是个“大忙人”。“我平时70%的精力都投在学生会中”,梁嘉惠透露,自己在组织活动期间,课间都不能在班级里待着,而是到处奔波联系同学;而晚上做作业时间也少了,都是在写策划、做课件等。此外,她每天还会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课外书籍。对此,梁嘉惠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来提高效率,每晚只学习两个小时。她告诉记者,自己对英语、数学比较拿手,平时也注重课前预习,同时有在课外参加补习班,在初二时便把三年的初中数学内容学完,因此上这两门课时,会选择性地听课。“在确保自己掌握老师内容的情况下,我会边听老师讲课边做作业。”
而担任校内乐团小提琴首席的许夏泽则表示,乐团练习强度比较大,平时一个星期训练6小时,比赛前会更紧张,每天下午和晚上都要训练。要兼顾排练、团委事务和学习,他坦言时间少反而促成了一种紧迫感,让自己在学习时更注重效率,“我会利用零碎时间,比如上学坐地铁时会背东西,吃饭前的空当会做作业”。
学霸特征三 自由宝宝
老师成了男神女神 朋友式指导陪伴
为什么每年中考省实都会诞生“高分团”?要想养出一个学霸,可能靠的是学生天赋或老师督导,但要想养出一群学霸,则要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们在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即不能只以分数这一把尺子作为评价学生的标杆”,省实初三语文老师李蓓蓓说,一个优秀的学生,除了成绩上出类拔萃,心中舞台也应非常广。
而省实初三级级长陈铿告诉记者,由于省实初中大多数为派位生,因此学校有一套“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在初三选取了50名优等生成立“高分生领跑”社团,为尖子生配备精神导师,每位导师带5-6为学生。课后除了讨论学业,导师们也会跟学生们细聊学习细节和心理状况。而对于中下游的学生,学校也启动了“晚熟生宝贝计划”,同样为“晚熟生”配备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此同时,学校还特意将他们纳入学校年级学生会管理,锻炼综合能力,给他们树立自信。
“我们有一批男神女神老师,特别充满活力,不是整天板着脸孔,而是同样多才多艺。”陈铿表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也必须是“全能手”,每逢开学、毕业等典礼,老师必定会献上各种搞怪才艺。而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让学生忍不住给老师们取了“陈超模”、“贴心姐姐”等不少昵称。梁嘉惠告诉记者,在省实三年,除了知识,最大收获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平台大,做活动时老师不会干预学生的想法,能力得到提升。
学霸小故事
“网游少女”简玥784分
爱看看悬疑小说 不熬夜学习
二中应元学校的简玥坦言,当得知自己784分时,并没有特别意外,“平时训练也知道中考不是特别难”。“成绩不是这个学霸的唯一标签”,已经开启“暑假模式”的她,一边预习高中功课的同时,也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弹弹钢琴、写作。
简玥平日里喜欢看书、听音乐、写作、画画,即使在初三时因为学业压力较大,钢琴弹得少了些,但看书的习惯却一直保持着。这个小女生喜欢看悬疑类的小说,“我喜欢国内作家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国外作家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
谈到学习秘诀时,简玥说,首先要跟紧老师的进度,提前预习并带着问题听讲,还要勤于做整理归纳,更好掌握学习内容。“对学习有兴趣很重要,学习和娱乐相结合,不能总熬夜学习,我平时都会尽量早点睡觉。”她表示,自己会整理出错题本,“这是独一无二的复习资料,考试前查看复习”。
“懒人”梁子墨 779分
自我调整心态 考前看《三体》放松
今年中考以779分夺下省实最高分的梁子墨,直言自己获知成绩后有点惊讶,“从来没有想过能考这么高,考完还觉得语文和物理考差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成绩在级里排在10-20名,而且一模二模考得并不算好。“运气比较好,人品爆发,还有就是心态比较好”,梁子墨透露,自己考前几天都在放松,看看《三体》等课外书,没有特意去学习。
对于学习妙招,梁子墨谦虚表示,自己不是属于会主动学习的孩子,比较懒,都是跟着老师学的。但她的数学老师陈芝珩却“揭秘”道,子墨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平常学习比较勤奋、踏实,会按照老师要求做,“只会多做不会少做”。比如,数学科一直提倡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看待同一道题,尽量尝试多种解法,子墨便会对同一道题进行钻研,做出多种做法。与此同时,子墨也很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并具有一定的危机感,“一旦心里面有什么波动,会主动跟老师、家长交流”。
作为一个“乖乖女”,子墨在小学时被校园乐团选拔去打爵士鼓后,便爱上了这项乐器,“考前比较紧张的时候,会打爵士鼓放松”。
“劳动委员”梁欣悦773分
学习爱“钻牛角尖” 追求内心有收获
相较于学生会主席、课代表等职位,梁欣悦的职位比较“接地气”——3年来一直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梁欣悦说,自己当劳动委员特别有“韧性”,扫地的时候经常要“掘地三尺”,把地板弄得干干净净,“我觉得把班级弄得干净整洁些,学习起来也特别开心”。

而这股“韧劲”同样带到了学习上。“我自己特别爱钻牛角尖,搞不懂的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梁欣悦坦言,她会一门心思去考究各种问题,“有时连老师都忍不住劝我不要太执着,要拓宽眼界,不要沉迷在一个点上”。
尽管这次中考考出773分的好成绩,但梁欣悦说,学习不是单纯为了得高分,而是真正让自己内心有所收获,“上了初三后,我慢慢学会不再对一些现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再深究下去,让自己解脱出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14
苦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