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第一大港的蕃汉杂处的“国际城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在宋元时代,因为对外交通贸易的空前繁荣,到泉州来经商、传教、创业、致仕及至长期定居的外国人,数以万计,诺大的泉州城,到处可以看到外国人盖的宅第、开的店铺、建的教堂、庙宇,就连城外一带,也随处可以见到他们的墓葬群,丛集密布,比比皆是。因此,把当时的泉州,看作蕃汉杂处的“国际城市”,是不会过分的。
当时,来泉州的外国人,以阿拉伯人居多,其次是波斯、印度、印尼及东南亚一带的人。他们多数集中居住在商业繁盛的城南一带,所以这一带当时被称为“番坊”。中国政府对居住这里的外国人关怀备至,让他们以民主的方法推举“番长”,以管理外侨内部事务,协调其利益,还为政府承担招徕外商,发展贸易的使命。
这些居住在泉州的外国人,与泉州人民友好相处,互相扶持,兴办各种事业,对泉州的发展做出贡献。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天竺僧罗护那航海到泉州,“竟搞金缯珍宝以施”。僧一不有“买隙地建佛刹于城南”。有些比较富有的外国人,视泉州为第二故乡,以其雄厚的资财,从事泉州的建设,帮助泉州当局解决困难。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泉州奉上之命造船,晋江知县苦于经费无措,准备辞职。后来,因为得到“诸番寓居者义之,咸助其役”,结果出现了“舰就而民不知”的奇迹。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2年)侨商还出资大修城垣,使得泉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
那些定居下来的外国人,有的与泉州人通婚,生男育女,成了民族融合的先驱。泉州民间素有“半南番”一语,就是专指这些中外混血儿的。外国人还在泉州东门和南门一带,建立公墓,“以掩胡贾之遗骸”,——并得以长期保存,虽改朝换代,亦不毁弃,成了后代研究泉州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