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原创
惠山祠堂群终于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了。是与江南数十个历史文化古镇组团申报的。
118个祠堂组成的惠山祠堂群,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历史奇观,其整体规模之大,单体数量之多,祠堂形制之全,可谓全国祠堂历史遗迹之最。祠堂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惠山祠堂群自然亦就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祠堂群了。
惠山祠堂群位于无锡惠山脚下,以惠山寺为中心,散布在附近,近年来,无锡当地官方投入巨资大力修复,惠山祠堂群组成的惠山古镇,与久享盛名的锡惠风景区一起,构成了几乎就在今天的无锡市中心的一处休闲风景名胜:青山,秀水,春日的杜鹃花,秋日的金叶红枫,天下第二泉,寄畅园,加上祠堂群,足以让人走入历史文化的长廊,细细品味,慢慢观赏。
在惠山祠堂群,可以看到各种祠堂形制,如官祠、家祠、园林祠、书院祠、牌坊祠、节妇烈女祠、墓祠、神祠、等等,中式为多,也有吸取西式建筑元素的祠堂。
祠堂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历史文化建筑,各地都有,还与很多著名的景观,比如成都武侯祠。但是,在全国各地极少能够看到如惠山祠堂群这样大规模的集合景观,一般都是零散分建的,以家族聚居地邻近为主。118个惠山祠堂群,包含了80多个不同姓氏的家族,聚集在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为什么惠山脚下会形成举世无双的这个祠堂群呢?这是令研究者们困惑的课题。
2015年,由无锡文化专家、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为总撰稿,无锡文旅集团为制片方,与央视合作拍摄了大型文化纪录片《惠山祠堂群》,于去年在央视播出,收到了充分反响。但是,这部纪录片重在解读惠山祠堂群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依然没有充分解读这里为何会形成这一祠堂群的问题。
吴歌认为,惠山祠堂群的出现,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只是一个动力,而是无数个力作用的综合推动结果。因此,历史的结果总是很难与人们当初的设想完全吻合。惠山祠堂群的在无锡惠山的出现,就是一个在多重合力影响推动下形成的出人意料的结果,成为今天的一个罕见的文化遗存,一个文化的惊喜。
先说地利。
惠山位于无锡城西,由东向西蜿蜒为九个山陇,状如游龙,又名九龙山,是一座离无锡城特别近的山脉。惠山的文脉是由舜帝的传说开端的,据说,舜帝曾在惠山躬耕,留下的山名叫历山,史籍表明这是南朝刘宋皇朝时的说法。惠山南坡有楚国春申君留下的遗迹黄公涧。梁朝建了惠山寺,唐朝宰相李绅就在惠山寺旁边读书,高中进士,走入朝廷。唐代陆羽评定了天下第二泉,二泉水成为达官贵人的心爱,唐朝宰相李德裕专门派人快马来取二泉水饮茶。后来就成了皇帝的贡水,宋徽宗是很爱二泉水的。再后来,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一次一次下江南,每次都要住在惠山脚下。惠山的九龙十八泉,汇聚到惠山寺前的河塘里,接通了运河,皇帝的船就从运河转进来,在这里浜头停靠,这个也就被叫做了龙船浜。
这样的一座美妙无比的惠山,竟然离无锡城只有数里路,从无锡西门出去,步行不需一小时。明代有民谣唱道: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这个民谣显然是从一个著名的考题化出来的,那个考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但是,惠山街的民谣给出了一个距离:五里。据吴歌考证,这就是从无锡西门到惠山祠堂群的大体距离。当时出西门,要走棉花巷,然后一路走到惠山直街,这段距离就是差不多五里。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这一带逐步改造,曾建造了一座新村,就叫做五里新村。
好了,这么一座好山,这么近的距离,除了游玩,砍柴,还能做什么?墓葬,这是最通常的选择了。中国传统墓葬的基本选择是要靠山,然后面水。惠山,就这样成为无锡的一个墓葬之地。即便到了上世纪50年代,沿惠山寺原址向西一路的北坡,坟墓林立,而祠堂群的大多数祠堂,也就沿着这一线展开。随着无锡城市的发展,这一带的墓葬才被逐渐迁徙,墓葬区搬到更加远离城市龙山梢、青龙山、舜柯山等地方去了。
墓葬与祭祀是紧密相关的。中国人有清明扫墓的习俗。每年春天来临,各家各户就会集合了,带着祭品去给祖先们上坟。大户人家人多礼重,还可能路程较远,就需要有个歇脚的地方,于是就想有个建筑,既是供奉祖先,又可以临时集合歇脚。有些遥远的祖先,已经被认定为是了不起的贤人,比如华宝,列入了二十四孝,那么,官方就为他建个比较显赫的祠堂,以光宗耀祖,传播德名。但是,这种祠堂却不是人人可以建造的哦,那是有规制的。
这样,我们就要说到天时了。
明朝的皇帝出身农民,非常看重家族血缘,比较支持家族的祭祀礼仪和教化传承。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为了解决汉族与满族文化的融合而不离心离德,也非常注重家族教化问题。这两朝皇帝对中国的“家国天下”的超稳定社会结构有着特别深刻的认识,因而,他们都大力提倡建造祠堂,把祠堂看作是稳定家族,传承美德,教化族人的重要工具。不仅官方建设一些用于公祭的官祠,还提倡民间建立家祠,祭祀家族的贤人名士,用于忠孝节义的宣扬和传承。于是,建造大型的家族祠堂也就从此时起为朝廷正式认可了。这就为惠山祠堂群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官方支持,此所谓天时。
惠山祠堂群的大多数祠堂,几乎都出自于明清两代,就是与皇朝的提倡和推动分不开的。祠堂群中的那些英雄贤人祠,如泰伯的至德祠、张中丞祠、名贤祠等,则是祭祀那些被公认的的人物,这些祠堂一般是由官方出资或者民众赞助。
最后,还要说到人和。
相比于邻近的苏州和常州,无锡在整个皇权时代只是一个县城,但无锡是一个经济富裕且民心温和的县城,陆续而来的移民很快能在这儿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于是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进入。无锡著名的杨氏、荣氏、唐氏、薛氏都是从外地迁入的。
许多家族在无锡落地生根之后,追远怀祖,趁着皇朝提倡建造祠堂的机会,也就陆续在惠山附近买地建祠,认祖归宗,周敦颐祠、陆贽祠、范仲淹祠、等等,虽然这些大人物的墓葬并不在无锡,但仍有这些家族的后人建造起了祠堂作为主祭者,族人们在祠堂里既缅怀先祖,又同时祭祀嫡系近祖。那些本地家族,也因为先祖中有人考中并进入官场,成为大人物或者比较大的人物,死后归葬无锡惠山,建造祠堂也是理所当然。
久而久之,无论是家族众筹,还是独家出资,许多家族姓氏的祠堂就逐渐在惠山形成了群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文化奇观——惠山祠堂群。
当然,祠堂的功能不仅限于祭祀,还被用作教化的场所。比如,家族会用祠堂召集家族会议,讨论一些事务,奖励或者处罚。也会用祠堂办学,培养家族后裔。这样,祠堂就承担起家族文化、家族道德的承传功能了。血缘的纽带,在这儿得到了切实的强化,而家族的荣誉,也在这儿得到进一步的张扬。
惠山祠堂群的存在,还顺带着推动了无锡的一些文化特产。比如惠山泥人,就是惠山的祠丁们的创造发明,如今成为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60年代,宜兴的紫砂茶壶艺人们曾被派到惠山泥人这儿学习艺术技巧。惠山油酥,似乎也与这儿密切相关,无锡最好吃的惠山油酥至今在祠堂群的老街上商幡飘扬。
好了。先说这么多。吴歌觉得,各位不如直接去惠山看看,那些祠堂群的格局和内涵会让人大开眼界,一路下来,仿佛看了半部中国历史。而那些惠山油酥小馄饨豆腐花之类的小吃,会让人赞美不绝。
吴歌有一点小小遗憾:这么一个举世无双的祠堂群居然是和其他古镇组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不是单独申报。据说,如果单独申报,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实在等不起。
吴歌,文化学者,副教授,不敢称作家,默认为写手。曾为《东方文化周刊》写过专栏“江南望族”,也曾在新浪网和凤凰网写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