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过春节有什么风俗?

过年了,我想了解下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春节贴春联和门神的传说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秦叔宝和尉迟恭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9
老哥告诉你: 年三十是重头 大年三十前 掸尘———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门窗家具擦刷得一尘不染,过了这样的大扫除,每户人家就都像又搬进了新居一样。 置办年货———吃好喝好是过年间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些天要买足七天吃的菜肴,因为初一到初七,菜市上是没有什么卖的。农村的家庭还要做好自家的豆腐、杀年猪以及蒸一些面食。 大年三十 上午,家中的男人们张罗着悬挂灯笼、粘贴春联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祭祖,每家每户要扫净地面,倒尽垃圾和污水,烧香点烛,燃放鞭炮,摆设供品,磕头祭拜祖先,如果家里有老人在这年去世的,还要外出到坟墓上“烧纸钱”、送年夜饭,家里的春联也不能贴红色的。 女人们则埋头在厨房里制作菜肴,烧好足够3天里吃的年饭。因为按照习俗,过年前3天是不能下生米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则要反复地叮嘱儿孙们,过年期间,做事、说话都要小心为妙,不然,一年里都会不吉利的。 下午2:00-4:00,说是年夜饭,但实际上多数家庭是在下午吃饭,主妇们摆出菜肴酒饭,请出老人长辈,入席就餐。而桌子上一般要超过二十个菜,菜的数量是双数,菜里要有肉圆和鲢鱼(鱼是不能动筷子的)。 我最喜欢的则是年夜饭前的放鞭炮,家里放鞭炮过年的气氛很浓,而年夜饭前放的必然是最大的鞭炮,我的舅舅每年都会预备下三万响的爆竹,然后拿晾衣的竹竿挂着点燃,而小孩们是这个时刻最兴奋的,因为除了鞭炮,在年夜饭期间,他们会得到已期待了一年的压岁钱。 0:00,零点是属于烟花爆竹的时间,千家万户在同一时刻燃放起烟花爆竹形成壮观场面,天都被映红了一半。 大年初一之后 大年初一,开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自家门口鸣放“开门炮”,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预示着新年里红红火火的新生活。“开门炮”放过后就是拜年时间,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次序,一般是先到近房的叔伯和家族长辈家拜年,然后再到舅父、岳父(我是指大人们啦)、姑父、表叔和姨父家拜年,最后才是到朋友和邻居家拜年。拜年时,每家每户都得准备好烟酒果点,以招待前来的客人。不过对我们这样假期有限的人来说,拜年就不一一俱到了。 ■“往”年 初七“人日”观傩戏 傩戏一般在初七“人日”这天开演,地点在祠堂。傩戏其实是用于祭祀土地或者祖宗的仪式戏剧,下午的时候,傩戏班子会从每家每户门口走过,而我们需要燃放鞭炮,接“菩萨”。 比如《刘文龙赶考》这段戏,正式开演前是一段伞舞作为垫场,这是拜神的舞蹈,只见一个着戏袍的后生带着面具,不停地转动着一把朱红大伞,踩着旁边的锣鼓节奏或蹲或立。 傩字源于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巫师驱鬼神的一种舞蹈。而伞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书里都有记载,商周时认为天为盖、天如伞,舞伞其实就是舞天,希望天道都帮助人们带来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伞舞后便是正戏登台,所有的人还是都着面具,或女或男,或少或翁,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唱词———我是听不懂,王老师解释说,这戏分十八节,现在演的是拜年一出,也是春节时最常演的,唱的是刘文龙功成名就后为家乡父老拜年祝寿。 ■“老”年 “送灶爷”的仪式比以前淡了 祭灶王爷。一般是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在自家的灶台墙壁上书写上“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以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以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爷上天“过年”。在祭灶的供品中,除了有鸡、鱼和酒饭之外,还要制作一种炒米糖,这种炒米糖以糖稀为主要材料,据说是为了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以便让他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说些坏话,给家里带来一年的好吃喝。 现在这种仪式已淡不太做了,现在的农村求吃求喝的少了,现在求的是有前途有财还要身体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所作的《元日》诗,诗中描绘了春节喜庆、祥和、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多少年匆匆过去了,可春节依然是老百姓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许多古老的“年俗”一代代传了下来,并进而滴水成冰,凝结为一种独持的文化现象。如今,在安徽的不少地方,这些“年俗”仍然传承不衰,仍然在以其特殊的方式,散播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愿望。

  虽然还未过大年,但安庆人却已开始了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从农历12月24日起,不少安庆人便开始悬挂起祖先的遗像,每天供上茶饭祭祀。大年初一这天,全家人还要早早起床,燃起香烛,祭拜天地神祗和祖先的遗像,这样的祭拜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初七为止。此后,祖先的遗像便被收了起来,因为据说假如祭拜的次数太多了,祖先也会感到厌烦的。

  安庆人在除夕吃“年夜饭”时,全家老老少少都必须喝酒,即便是那些滴酒不沾的人,或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得把酒杯端起来,装模作样地用嘴唇轻轻抿上几口。因为用安庆话来说“喝酒”,和“活久”同音,“喝酒”也就有了“活得长长久久”的寓意。如果不想再喝了,则必须说“好了”,而不能说“我不想喝(活)了”,否则,会被认为是说了不吉利的话。

  在安庆的许多地方,吃过“年夜饭”后,一大家子人通常得按照各自的“角色”,开始“各司其职”。长辈们端坐在家中,笑哈哈地等待着接受晚辈们的问候和祝福;而晚辈们呢,则抽着香烟、吃着糖果,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拜访长辈,以完成“辞岁祝福”的“任务”。上门拜年的人每进一户人家,总要小坐上三五分钟,说些家长里短的话,而户主则要笑嘻嘻地忙着向前来拜年的客人们散发香烟、递上瓜果。这样的“辞岁”习俗,不仅能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就连一些平时难以解开的小矛盾,也都在这亲亲热热的氛围中被悄悄化解了。

  大年初一这天,天色刚刚放亮,桐城人便开始忙着拜起年来。

  过去,桐城人拜年时常常作揖叩首,互道“恭喜发财”之类的吉语,如今,则改为握手或是拱手问候“新年好”了。当地的小孩子们前往邻里亲朋家拜年时,户主多半要递上糯米团、切糖和花生等食品,绝不能让孩子们空手而归。在过年期间,桐城人说话、办事都很有讲究,有不少犯忌的事情是万万不可去做的,比如说过年时,不能讨债借钱、不能与他人发生争吵、不能打骂孩子、不煮生食、不泼水、不扫地等等,而那些平时操持家务的女人们,也不用再做针线活之类的事情了。

  在桐城的双港、青草等地,走亲访友、行拜年的礼节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而在大关、孔城等地,人们则一直遵循着“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习俗。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十,桐城人还给人、畜和农作物分别定下了“生日”。如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菜日”,初十为“麦日”。这其中,以初七的“人日”最为隆重,在这一天里,人们绝对不能哭闹,不能骂人,也不能互相争利。当天晚上,全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喝上一碗酸辣汤,以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酸、甜、苦、辣的事情。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在桐城的农村,还常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灯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玩狮子灯和龙灯。每到入夜时分,村村迎灯,户户挂彩,锣鼓喧腾,非常热闹。

  在过年前的几天里,六安人便一直在忙着“掸尘”,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门窗家具擦刷得一尘不染,经过了这样的大扫除,每户人家就都像又搬进了新居一样。当然喽,“吃好喝好”才是过年间最重要的一件事,不少人家还得忙着加工年饭米,做糯米粑粑和磨豆腐,置办香烛、年货等。除夕这天,家中的男人们张罗着布置房间、悬挂灯笼、粘贴春联和年画等;而女人们呢,则埋头在厨房里制作菜肴,烧好足够3天里吃的年饭。因为按照当地的习俗,过年前3天是不能下生米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要反复地叮嘱儿孙们,过年期间,做事、说话都要小心为妙,不然,一年里都会不吉利的。

  吃“年夜饭”之前,每家每户不仅要扫净地面,倒尽垃圾和污水,烧香点烛,燃放鞭炮,摆设供品,磕头祭拜祖先,而且还要外出“烧纸钱”,祭奠已经去世的亲人和那些终年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等到这些个“程序”全部完成后,主妇们才能摆出菜肴酒饭,请出老人长辈,入席就餐。为预祝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十全十美,“年夜饭”上的菜肴大多为10碗,并且要有“鱼”(年年有“余”)、圆子(“元宝”),人们用这种方式,来预示来年生活富裕、钱粮有鱼(余)。
第3个回答  2020-05-02
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春节贴春联和门神的传说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秦叔宝和尉迟恭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4个回答  2021-02-21
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除夕一大早,人们就起来,失去旧的春联,换上新的对联,家家户户大红大红灯,贴上窗花,吃年夜饭,包守岁包,一起跨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