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学校学校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据《宣汉县志》记载,七里学校的历程始于清代道光五年(公元1820年),那时学校名为“义学”,坐落在上街的关帝庙内,作为当时全县11所义学之一,为当地教育奠定了基础。直至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义学更名为育英初小,学生规模有所扩大,但仅为四、五十人。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学校进一步发展,更名为“育英小学”,并搬到了下场西街。在经历了1936年的改名为“七里场完全小学”后,学校的设施逐渐完善,1941年和建国后,各级党政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校舍得以改建,增设了办公室、宿舍、厨房和综合楼,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991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七里乡初级中学和中心校应运而生,学校进行了分立。然而,经过2003年8月县人民政府的实地调查和深入论证,他们决定整合教育资源,再次合并“七里乡初级中学”和“七里乡中心校”,形成了现在的“宣汉县七里学校”。这次合并标志着学校历史的新篇章,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持续重视和推动。


扩展资料

宣汉县七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它位于宣汉县东南角,峨城山下,峡河岸边,距县城22公里,是宣汉教育的南大门。东与开江县回龙镇相临,西面紧挨天宝乡、南与柏树镇接壤,北与天生镇相依。校门外是横跨川渝两省(市)的梁(平)双(河)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