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味

如题所述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数学味”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情境创设具有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情境创设的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但如果一味追求情境创设的生活化,会适得其反,丢失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例如,在四下“平行与相交”一课中,一位教师创设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情境。有3个画面:

画面1:两辆汽车在交叉的两条路上行驶,快到路口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学生认为会相撞)

画面2:两辆汽车在即将相交的两条路上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会相撞)

画面3:两辆汽车在平行的两条车道行驶。教师问:“两车会相撞吗?”(不会相撞)

这样的情境设计,虽然找到了与学习内容相似的素材,但并不严谨。汽车在交叉道上行驶就会相撞吗?在两条平行的车道上行驶就不会相撞吗?学生不仅不能建立起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数学模型,而且这些可能让学生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数学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另外,创设情境应让生活味与数学味有机结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其实可以这样教学“认识平行”,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情境图,提问:“请你根据这三幅图画出三组直线,看看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交流、比较、分类,引出相交与平行的概念。这样引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情境的数学味更浓了,有利于从最有利于揭示学习内容本质属性的角度创设情境。

二、教学过程充满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偏差使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组织了大量的没有思维的“活动”,“数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数学”,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等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所以,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与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逐步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节数学课,应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将数学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使生活化的题材为数学活动之用,将生活问题及时地数学化。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无处不数学,无处不围绕主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每次师生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每次活动中都能找到数学思考的成份,巧妙地融数学思考于活动之中,从而凸现数学味。例如笔者在教学五下《可能性》一课的课始,以摸球比赛作为活动,而透过活动这一载体,意在激趣和启思,在教师明确的指向下,学生体验到了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课中通过抽奖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用处。通过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研究过程,同时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感悟了“小概率现象”。课末的评价,也能融数学思考为一体,发展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同时,使学生也充分体会了用数学的妙处。

三、结构化活动设计凸显数学味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无论是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历程,原本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是为了教学实施,不得不分割成一个一个学期、一个一个单元和一个一个课时来组织和进行。这样的分割,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封闭”和认知结构的“脱节”,表现在具体教学中,就是“只见眼前,不见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事实上,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集整体和系统于一体的教学,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系统、不断完善学习认知结构的教学,应该是将多维的课程目标细化、串联、落实在具体、可感教学情境中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数学课堂又不应该是教学板块的机械拼合,而应如行云流水,看得清来龙去脉,环环相扣又密不可分。因此,从深层来观察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结构化的课堂运行模式值得我们关注。例如笔者在教学四下《位置的表示方法》一课时,设计如下三个活动,既体现了结构化的活动设计,有凸显了数学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