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看书时,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

这里低调的是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也就会到了。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思是:看书时,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反之,看书时用笔做记号、摘抄好词佳句、写理解、分部分、总结等,就会从书中得到感想与启发,这样才读“透”了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扩展资料:

读书益处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看书的时候不写、不思考还不如不看书,反之就是,看书的时候用笔写下自己的理解,摘抄一下好的句子。
  相关故事
  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第3个回答  2019-03-06

是指在读书时不只是读,而是要在读的过程中认真思地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即把学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由我国教育理论家徐特立老师提出来的,是对他的读书三法(量、恒、勤)中“勤”字的最好的阐释。

马克思的读书方法中的“读书要做摘要和笔记”也与“不动不笔墨不读书”暗合。

扩展资料:

毛主席读书法:不动笔墨不看书

一、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源于他老师徐特立老先生的教诲。他在秉承徐特立老师这个读书方法的同时,又有个人独特的做法。

1、他边抄边研究,把读书、抄录和探讨结合起来。例如在延安,毛泽东对哲学家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了3000多字进行研究和探讨。

2、他注重把读书、思考、批注结合起来。他记笔记的方法很特别,很少用笔记本,而是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到的精言妙句批注在书本的眉批和字里行间。例如在湖南一师,他读《伦理学原理》一书,该书有几十万字,而他的批注就有一万多字。

二、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继承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创造的圈点勾画研究性阅读的基本方法,但他又把读、思、写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毛泽东读书时的批注和批画,有的在书页上下两端、边白中缝,有的在书页,圈点、勾划、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角、叉等比比皆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毛主席读书法:不动笔墨不看书



第4个回答  2018-10-06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思是:看书时,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反之,看书时用笔做记号、摘抄好词佳句、写理解、分部分、总结等,就会从书中得到感想与启发,这样才读“透”了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