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题所述

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名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是同时,社会舆论和媒体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注度急剧攀升,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中国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而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可以带来绿色发展,对于高碳大国的我们坚持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势必要完成这两个目标,减少高碳化石的能源使用,做好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一、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中和和碳达峰这两个名字中都有一个碳字,指的就是二氧化碳。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在一定的平台期内达到一个历史的峰值。尽管在这个测试的时间中碳排放的总量会有波动, 但是其总体的趋势是平缓的,之后的碳总排量会有所回落。碳中和指的是企业和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目前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工业革命之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这几年频频被提上日程,控制碳排放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国际责任须承担

目前我国的油气资源规模相对较少,而煤炭资源相当丰富。于是,依靠煤炭行业所发展出的经济成为了中国产业结构布局中重要的一步。可随着近些年环境破坏的加剧,能源结构的调整,减碳成为了必须发展的目标。世界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责任划分上也要求我们关注历史责任,参与减少高碳化石能源使用,发展新能源,研发环保科技。

三、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好处

目前我国正朝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前提需要实现碳达峰,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强我国森林的储蓄量,在碳排放总量上实现30年为期目标,深化改革高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为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能够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同时对中国的环境治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9
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 全球气候面临的危机
当前全球气温已经比前工业时代上升了1.3度左右。目前全球的目标是控制在2度,甚至1.5度以内,但是难度非常大。

• 外交
正是因为当前面临的实质性全球气候危机,所以碳减排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关系话题,欧盟是全球碳中和行动起步最早、最快采取政策战略调控的经济体;美国方面,碳中和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区别于美国,中国制定“3060”碳减排目标,全国上下一盘棋。无论是决策机构还是企业,严格按照既定路线执行。

• 产业结构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偏中低端,高耗能、低产出者甚众。碳中和的提出可以有利于淘汰原有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和技术,倒闭其采用更清洁和能效的技术路线,甚至改善产业结构,向行业上游和高精尖技术发展。
第2个回答  2021-03-18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意味着以下几点:1.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技术,实现清洁发电;2.将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3.将通过技术加强新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第3个回答  2021-03-18
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意味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走绿色低碳生活的道路。
第4个回答  2021-10-28
长期以来,我国在能源结构使用上,化石类能源占据较大的比重,化石类能源在使用时,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又进一步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提出要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宏观层面来说,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微观层面,电瓦特 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推动当前能源使用结构的加速转型,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备更强动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