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绿码在手臂盖章,你还见过哪些疫情防控的“神操作”?

7月5日,网上流传一张“无锡一街道黄码转绿码做完核酸要在手上盖章,还要保持三天”的图片,引发网友热议。

我们都知道,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后,病毒本身变异很快。

在本轮疫情中,我国很多地区的传播都是由奥密克戎引起。

特别是其中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它的隐蔽性、传播力特别强。

据吉林省疾控中心通报,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比原始的BA.1变异株传染性增加了30%。

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可在2-3天翻倍。

病毒的来势凶猛,更让我们对漠视规则的人感到气愤。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引爆一座城”的沈阳老人。

去年11月底,老人从国外回国。

按沈阳政府明确规定,归国人员必须严格遵守14+7的隔离政策。

结果,她无视规定,在居家隔离的7天的时间里,打出租、坐地铁、逛商场……

就这样跑遍全城,引爆了整座城的疫情。

一个人漠视规则,整个社会都在为她买单:百万人排队核酸,学校停课,店铺关门……

好不容易恢复的秩序被生生打破,本来热闹起来的大街,又开始变得空空荡荡。

疫情蔓延,的确给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每个人都很焦虑、紧张。

但是,情况越是紧急,就越是考验我们对于底线的坚守。

正如《韩非子·解老》中所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懂得规矩,守住规矩,才能守住人生。

这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任何人哪怕一个小小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关键时刻我们更要坚守底线,前面那么多轮都挺了过来,这次也一定要咬牙扛过去。

最近因为河北唐山突发新冠疫情,本打算19日结婚的刘女士取消了婚礼。

原来,新娘刘女士在结婚当天一觉醒来后,发现新郎所在的小区被封了(只能进不能出)。

尚未接到自家小区封控通知的刘女士,便踩着厚厚的积雪,自己拎着装着礼服的箱子,走进了新郎所在小区。

没有化妆师,新娘自己动手;没有摄影师,他们用手机拍摄……

前后不过10分钟,俩人的婚礼圆满礼成。

简单的仪式后,新娘和新郎就下楼排队去做核酸。

俩人甜蜜地笑着:“我们今天结婚啦!虽然不能出门,但我们也很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最近疫情严重,很多人都是在家隔离的状态。
虽说在家隔离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人总会有出门的时候吧,再隔离也要出门买新鲜蔬菜吧。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除了口罩之外,很多人还发明了各种自我防疫的方法,真是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
自从接触传播的消息传出来后,各个小区的物业就制造了不接触按电梯的奇招。比如在电梯里放牙签,用牙签代替手指直接接触电梯。

牙签用完就扔掉,一次性的东西绝对无接触。
有的小区干脆再准备一包纸巾,想用哪个就用哪个:

要是物业没准备牙签纸巾,还可以试试用打火机来按电梯。
按完之后再打着火消消毒。
要是觉得打火机用起来不方便,还能做个更高级的,专门用来按电梯的打火机。

打火机上绑一根铁丝,接触过电梯按钮周,直接打火消毒。要是真有病毒,烧死它!
还有的小区物业,直接自己安装了一套装备,等电梯的时候不用按,直接用脚踢一下就行:

还有的人为了不出门购物,用的东西更高级,买东西用上了无人机。
无人机的用法还有更硬核的,在无人机上装上测量温度的仪器,就能远程测量体温。给居家隔离的人量体温都不用上门!
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就用一些简单但是有效的防疫办法,比如有药店就把柜台直接隔离开,只留下一个取药的窗口。

还有的单位食堂,直接把原来的桌子分开,变成了单人单桌吃饭。
这样吃饭,能吃出考试的感觉!

列举了这么多民间防疫的例子,其实就是想给大家鼓励加油,虽然在家隔离很难受,但是想想那么多还在与病毒斗争的医护人员,想想很多因为疫情在加班的人,和他们比起来自我隔离真的算是幸福的了。

第2个回答  2022-07-08

有人说,这场疫情,让更多人看清了现实和真相,谁说不是呢!那些平时对你温柔体贴的社区工作者已经“不在”了,你面前的是一群可以怼天怼地怼电梯的狠人儿呀!


电梯按钮,作为业主日常活动接触最多的公用设备,最易传播病毒的媒介,疫情防控的第一枪,在此打响并不意外,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为了阻击电梯病毒,除了常规的清洁消毒工作,各居民区献上的这些脑花儿,小编表示服气。



一次性电梯按键专用纸了解一下:




如果纸巾容易被带走还显得浪费的话,放心,我们还为您准备了手套、牙签、保鲜膜、签字笔……












这些防疫“小妙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居民区办不到的。


一颗小小的电梯按钮,各居民区尚且玩得花样百出,对一群可以自由移动,拥有自由意志的业主而言,是时候想点办法,让大家乖乖听话了。


有的物业为了阻止业主出来浪,不惜关门、断电、拆门禁,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英勇事迹,真叫人感动呀。




尤其是每天清晨,被那一段段朗朗上口的防疫“顺口溜”叫醒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社区人的身体里都住了一个打油诗人,这次疫情恰好解除了他们的封印。












所以没事别出去瞎转悠,避免把自己变成个2B。


尽管大家真的很有觉悟,尽可能的自闭,但基本的吃喝拉撒总还是要保证噻。毕竟上一次上街买菜,我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大半个月,悔恨交加,好后悔当初没能买下这条gai。


弹尽粮绝,当你在纠结出门还是不出门时候,居民区又说了,还是在家呆着吧,既然您出不去,那我就把菜给您买回来。

于是乎,你们的社工 “代购员”纷纷上线了!





坦白来说,为了劝阻大家,少出门不出门,各居民区也算是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了。但你以为只是出门难而已吗?其实那些想要回家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返沪人员要想进小区?你得先回答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这样的灵魂拷问三连问。


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只留一个出入口,要想进小区得一个一个地排队量了体温才能放行。


很多小区都开始办理住户出入许可证,每户只发几张,有种一夜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


只要你没证,通通不允许进门,不管你是上市公司CEO,还是高颜值小鲜肉,都没得用!疫情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的居民区,就是这么硬核!


所以奉劝大家还是少出门吧,当你们闭门不出的时候,社区工作者在做人员排查、在做口罩登记、在努力寻找一个又一个的奇葩防疫操作办法;当我们出门的时候,他们在门口值守,量体温、作登记……


希望大家不要觉得麻烦,能配合的就尽量配合,虽然还要在家继续自闭第二个14天,但躺在家总比躺在ICU幸福得多吧。

第3个回答  2022-07-08
转绿码这手臂上盖章,你还见过哪些在防疫防控方面沈操作应该有以下几个神操作吧。
第一就是无锡人有皇马转绿马在手臂上盖章,还要保持三天,这种做法真的很奇葩,也很也真的是神操作,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只要手机微信间就能搜出来,没必要那个,而且本来就,讲究卫生,要勤洗手,这还要保持三天,难道睡三天不洗手了吗?
第二种就是流行的纸贴做核酸,完了以后发一张当天的做核算的纸贴,最纸贴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也是扫二维码就能搜到这个纸贴,不知道应该贴在哪里,一般都贴在手的背面,真的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扫码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再发这么一张纸贴即浪费,这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第三种就是满大街的喷酒精,只要人要经过,要在你们在你的只要经过关卡就在你身上给你喷酒精,或者是在小区以内喷打84消毒车,满大街的满朝圆地方都是喷84消毒液,等有很多很奇葩的这种防御的方式。
第四种,还有一种就是自己的做的,自己当时不知道,因为口罩比较紧张,就像口罩上里里外外喷上酒精,遂城想到这样的话,活着不但起不到防晒的作用,还用还能把烤串一瓶酒精或者喷到80的话,吃烤肉就不能带了,但是当时因为口罩不好买,很多人为了再利用就把口罩用八四销售员喷酒精极品,这种操作也是神操作。
总之晚上来了以后有很多的很神奇的很深的操作,也很奇葩,实际上这些都是缺乏科学防疫,科学管理!
第4个回答  2022-07-08
做没做核酸,凭借健康码便可以一查便知,各地也发放了贴纸、证明等物件,以方便居民日常出行。无锡这个社区或许想要节约成本,独出心裁地想出“在手背上盖章”的法子,还要保持三天,根本不考虑此举给居民带来的心理困扰和极度不便,其高高在上、以我为是、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可见一斑。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中,各地都对存有可疑情况的黄码人员格外关注。从这个角度看,无锡这个社区对即使黄码转绿码者也要“盖章”标明,并要求“保持三天”,本意也许是为防止相关人员聚集而以示“区别”,但这种“标签”式做法极为不妥,其错误性质也不止“方法简单”。涉事单位在向居民“深表歉意”的同时,更需要做出深刻反思。

直观看,“往手上盖章”的确会给当事者带来不适,且极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里的“动物检疫”和古代刑罚中的脸上刺字。这是典型的“标签式”做法,并可让人产生“羞辱刑”的联想。无论是出此下策者还是实施行为者,只要稍具理性思维与社会常识,都应当能够注意到可能产生的“负面”观瞻。由此可知,出此“馊主意”者,当远不止“方法”问题,而是头脑里缺乏依法行事和尊重人格的“法治弦”。

诚然,为防止疫情传播和交叉性感染,人们可以出于齐心抗疫、顾全大局的考量而让渡部分权利,比如出门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自觉居家隔离等等,但这绝不意味着防疫部门及工作人员滥权、越权而为所欲为,甚至罔顾他人的人格尊严。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管理者可以区别红码、黄码和绿码而对相关人员采取不同的管控举措,但相关人员的人格尊严都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试想,如果有人以手上带有蓝色印章的形象行走于大街或出入于公共场所,他们该如何承受来自周围的异样的目光?

涉事单位在致歉声明中表示,“将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严肃纪律,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并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有的网友看来,有关单位和人员未必真正认识到问题的实质,那就是法治观念淡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意识缺失。只有真正从思维观念的深处深挖短板,才有望从源头上查漏补缺、筑起防线,“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