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五十岁的人,如何判断自己的膝关节是否退化了呢?

如题所述

膝关节是一定的适应性。在正常情况下,施加在膝关节上的力大部分被肌肉吸收,剩下的部分则分散到骨上,并不被软骨吸收。如果发生了损伤、错位、肌肉功能障碍或半月板被摘除,力才分散软骨上,导致软骨磨损 。那么运动是否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

运动能否损伤膝关节,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系。研究表明,人的关节软骨能够承受25兆帕的压强而没有出现明显的损伤,压强超过25兆帕后,会导致骨细胞死亡和软骨出现裂缝。这样的力量已足以导致股骨骨折。

在关节没有受创的情况下,长期的运动反复地给关节施压,是否会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呢?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适度的运动不仅不会损害关节,反而能保护关节。例如,让狗每天跑4千米,每周跑5天,持续40周后,发现关节软骨不仅没有受磨损,软骨厚度、蛋白聚糖含量反而增加了。

但是如果增加运动量,让狗每天跑20千米,每周跑5天,持续15周,则软骨厚度、蛋白聚糖含量都下降了。不过,让狗每天跑40千米,持续一年后,这些狗并没有出现退行性关节病。这表明虽然长期的高强度重复运动会让关节软骨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可能是一种适应性,未必是骨关节发生退化的征兆 [4] 。

当然,动物实验的结果未必能应用于人类。但我们没法拿人类来做这种实验,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退役运动员进行跟踪调查,看看他们是否比一般人更容易患骨关节炎。这与退役运动员原来从事的体育类别有关系。

在人体研究中,长跑不是接触性体育项目,但却是膝关节活动最频繁的。许多人相信,膝关节频繁的活动会导致磨损,容易患膝关节炎,以致有“跑步膝”的说法。由于长跑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的膝盖很少会严重受伤,而且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记得参加跑步的时间长短和频率,长跑就成了研究锻炼对骨关节炎的影响最佳案例。有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都表明,长跑并不增加膝骨关节炎的风险[3]。

有的研究甚至发现,长跑不仅不增加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反而能降低其风险。


接下来呢,我想分享三个关于膝盖退化的征兆。

第1种

膝盖变形,在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膝盖都是直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膝盖会慢慢的变弯曲。甚至膝盖骨变成了o型腿。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是膝盖退化造成的。

其实我们的膝盖日积月累磨损时,内侧半月板相对外侧磨损的比较快。所以内侧会变得比较薄扁平,外侧变得比较厚,那长期以往就变成o形的形状了。

另外我们还会发现,内侧比较肿胀,这也是膝关节退化的一种征兆。

这个问题呢,主要是由于在变形的过程中,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发炎比较严重。所以从外形来看的话,就会肿胀的状态。

第2种,膝盖窝囊肿。

很多人经常怀疑怎么膝盖的后面肿起一个很大的颗粒。会不会是长了什么肿瘤?然后呢,就会紧张的去肿瘤科看一看。

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你膝关节退化以后呢,关节囊有点破裂,里面的关节液会渗出来流到关节窝里面,所以的话就会感觉后侧有肿胀。

如果你的膝盖后面的囊肿已经肿胀的和馒头一样大,那建议你去医院把里面的组织液抽取出来。

第3种的现象是,躺下的时候也无法弯膝盖。

这种弯膝盖不仅自己弯不下去,而且别人给弯的时候,也无法弯下去。

那排除你近期有意外受伤,比如说跌倒,很可能,你的膝盖有关节炎的问题。

我们这里说的弯曲,不是你竖直站立的时候往下下蹲的弯曲。而是在你平躺的时候,当膝盖弯曲小于90度时,你无法再往下弯。

这很有可能是你膝盖里面的关节发炎到一定的程度,让你无法再弯曲到健康的屈曲角度。

以上三种症状,就说明你的膝关节发生了退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一、不明原因的上楼痛或者下楼痛

走平路时,身体的负重主要从股骨下传到胫骨,中间的髌骨弯曲度较小,负重比较轻,所以并无痛感。
而上下楼梯时膝关节要克服身体重力,和运动冲击力。再加上关节活动,角度大,反复的弯曲、伸直。髌骨负重明显就增加并且磨损也加重。

二、平时不按不痛,一按就痛 。
第2个回答  2021-02-04
最开始表现就是上下楼梯的不舒服,尤其是下楼梯出现明显疼痛、晚上睡觉时憋胀。还有一些病人因为膝关节老化或者骨关节炎而产生炎症,滑膜发生增厚,整个关节出现肿胀,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第3个回答  2021-02-04
听声音,蹲下起来的时候听膝盖有没有咯吱一声的响。
第4个回答  2021-02-04
最开始表现就是上下楼梯的不舒服,尤其是下楼梯出现明显疼痛、不舒服 。还有一些病人因为膝关节老化或者骨关节炎,它最终的核心是炎,这种炎症会现出肿胀甚至是僵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