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如何?

如题所述

供给端: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业机器人行业表现逆势上扬。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30万套,同比增长44.9%。

需求端: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增速近20%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达到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居世界首位

据IFR《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168400台,强劲增长20%,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

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占据半壁江山

从机械结构看,据MIR统计,2020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中的销量在各机型中依然位居首位,全年销售总销量的63%;SCARA机器人全年销售占比为30%;另外,协作机器人与Delta机器人销售占比分别为4%与3%。

综合来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额逐年增长。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加速,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4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是,在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这些不太涉及核心技术的方面,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则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呈现加速追赶的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应该还是凭借中低端工业机器人,向一般工业制造领域渗透,从而提高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同时加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进军高端制造业。
而哈工智能旗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两大业务方向,2021年上半年哈工智能旗下工业机器人实现营业额和出库数量同期增长100%以上,非常有潜力,相信将能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17
目前,用于焊接的智能化设备主要应用工业机器人集成,这种焊接机器人在焊接之前都要进行路径编程,主要通过示教或者离线编程方式,编程时间长且复杂,因此只适用于批量产品的焊接,不适用于单件小批的工件焊接。对于比如重工业单件小批的大型铆焊工件,这种焊接机器人无法应用,现在都是通过人工焊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焊接质量参差不齐,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也无法保障。因此进行智能焊接机器人改革迫在眉睫。
再加上疫情期间,经济环境不景气。许多中小制造业受到大的影响,盈利空间下降。焊接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又远远低于人工,许多小企业选择购买工业机器人。但不少人思想还停留在“旧式制度”,对工业机器人还存有顾虑。
但随着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未来一定会成为大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