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10-15
发现冠心病后需要积极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
1.药物治疗:这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首先,通过药物治疗防治冠状动脉的斑块进展,比如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其次,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会激发机体的凝血机制,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因此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防治心绞痛的药物,比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2.介入治疗:当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不能改善血液供应时,就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目前最主流的方式就是介入治疗,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放支架”就是介入治疗中的一种。介入治疗是一种经由血管进行的微创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开胸。“先把一根导丝经血管送入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由于血管狭窄是因斑块造成,所以介入治疗一般会将一个球囊沿导丝输送到血管病变部位,通过球囊的扩张来撑开狭窄的血管,将斑块挤压在血管壁上。”沈雳教授解释说,球囊撤出后病变管腔尚不能维持在正常状态,甚至还有局部损伤,就需要使用支架来固定管腔状态,将狭窄部位支撑住,就好像房梁支撑屋顶一样,同时支架涂有防止血管再狭窄的药物,逐步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血管再狭窄、塌陷的风险。“通过支架的长期支撑,可以减少血管的再次塌陷,维持血管的正常直径,让血液能够顺畅地流通。”3.搭桥手术: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病情严重的冠心病,通过介入治疗还不能完全改善心肌血供,可以采用搭桥手术来治疗。把人体健康的血管连接到缺血的血管一端,来替代狭窄的血管给心脏供血。“搭桥手术需要开胸施行,创伤很大。所以,目前药物治疗得不到有效改善的冠脉堵塞患者中,70%~80%通过介入治疗来改善血管狭窄。”沈雳教授介绍说,“还有一部分严重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就需要施行搭桥手术。”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操作快、手术便捷、痛苦少等优势,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目的是改善心脏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