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有社交恐惧症?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社交恐惧症吧,但我确确实实有这种症状,害怕去陌生人多的地方,遇到了陌生人也不太敢交流,并且不擅长和别人交流,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更多时候会选择一个人独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思考过,然后得出了几点看法。

首先我觉得和我从小生活环境相关,我从小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所以对于农民的儿子来说,接触更多的不是人,而是大自然,也就是要天天干农活,而父母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不会特意去叫我待人接物这些礼仪,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不太好的地方。

其次虽然上了学之后,我开始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可是我不懂和他们打招呼的方式和相处的方式,以至于多数情况下会弄得大家很难看,久而久之,我就害怕和别人去交流,怕出错了,所以慢慢就开始社交恐惧了。

最后是我上了班之后,虽然也是接触的人更多了,可是经常因为说错话而被人责骂,因为不会说好听的话,而给人感觉不友好,这样子使得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越来越恐惧与人交流了。

但是,现在我试着去改变了,所以我有了新的看法,希望下面的建议会对你有帮助。

首先,如果你确确实实不擅长和别人交流,那就不要刻意去改变,这样子反而会适得其反,你去适应就可以,然后学会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在与人交流时表达七分,留三分给他人,这样子慢慢大家会主动找你交流的。

然后多去看一些有趣的图书,或者有趣的视频,笑话一类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子对事物了解的越多,拥有的看法也越多,把交流当做是交换意见就可以。

最后是自己学会微笑,笑着去面对每个人和每件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大家会主动找你聊天的。

所以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改变社交恐惧的状态吧。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发病于少年时期,在人际交往中害怕、回避人际交往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有害怕在公共场合吃饭,讲话或与异性交谈感到紧张不安,害怕被人观看、注视;患者明知这种心理行为表现没有必要,可是就是不能自控;患者除有焦虑不安情绪外,还表现为面红、心慌、出汗、恶心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害怕与比恶人的视线对视。



其次,是啊,为什么人会有社交恐惧症呢?

根据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在我们的人群中有5%的人有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情绪;社交恐惧症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女性比男性的比例高;社交恐惧症不仅影响社交和生活,还会使一个人有患上其他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为什么一些人会有社交恐惧症呢?

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了社交恐惧症。

一是遗传因素,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社交恐惧症,那你患社交恐惧症的易感性比其他人要高出二三倍。

二是心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可能与你曾经被欺负的经历或者发生的丢人事件有关,比如从小被人欺负、被人忽视、父母对你非常严苛等,这些都是你害怕社交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心理学工作者还认为,社交恐惧症是“习得的”,即被培养出来的,我们并不是天生就是社交恐惧症的人。

三是环境因素, 如果你在成长过程中经常看到其他人在社交场合被讥笑、别人经常说你不会讲话等,这些负面事件也会成为一个人产生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再次,有了社交恐惧症如何解决呢?

如果还够不上社交恐惧症的程度,建议通过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减少社交恐惧情绪;一是改变思维方式,在社交中感到焦虑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社交恐惧情绪;二是改变你对生理反应的解释,有时候你在人际互动中感到焦虑时,生理反应会加剧你的焦虑,此时可以把生理反应解释为这是因为兴奋或激动。三是运用调节呼吸的方法,当你感到焦虑时,练习呼吸,慢慢的呼气、慢慢的吸气;四是转移注意力,当你感到焦虑时,把你的注意力从关注自身的反应转移到外界;五是接纳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提高对焦虑不舒服的感受力。



从你的描述看,你的社交恐惧情绪已经构成社交恐惧症,建议你在当地的医院精神科或者心理科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治疗社交恐惧症现在比较有效的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为,绝大多数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不是缺乏社交技巧,而是社交焦虑导致他们不能正常社交。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来解决他们的社交恐惧症。

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人前说话或与人接触产生极度焦虑的情绪。但并不是说社交恐惧症的人不想要社交,不想要融入集体,而是因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让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如何鉴别诊断,可以参照以下要点:

1. 你是否害怕当众回答问题、演讲或表演等活动?

2. 你是否害怕参加如宴席以及各种集体活动,又或是害怕别人已经就座完毕的场合?

3. 你是否害怕当众出丑,受到别人的否定?

4. 对前3项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强烈,回避以上的情况并影响日常生活,或忍受以上情况的同时承受强烈的恐惧感,且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

“社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

心理 社会 因素

除去遗传、神经性因素我们不谈,一般人能够做的就是进行心理调节。也就是一般心理学上的行为认知疗法。

对“社恐”而言,社交之所以可怕,根本上还是因为他们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对自我的认知有偏差,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想要摆脱“社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控制焦虑,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当众表达或与人交流时,可以记录我们焦虑的级别,从不那么焦虑的情境慢慢练习,同时,把注意力从“别人对我的评价”中抽离出来,去观察其他的事情,比如房间的布置,人们的衣着打扮。久而久之,焦虑感会降低很多。

2. 寻找其他的思维模式。“ 社恐”的人往往由于某些心理创伤,可能容易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习惯性的否定自己。但如果转化一下思维,把否定变成肯定,也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3. 学会倾听别人 。在进行交流时,不需要把注意力只放到自己身上,不能引发话题时就听别人怎么说,微笑点头就好,也不需要强求自己给出一个良好的回答。让自己放松就好。

4. 暴露疗法,记录自己的变化 。以克服“社恐”为目标,记录下日常中你每一点提高和进步。比如能够与陌生人讲3分钟的话,在会议上发了一会言。这样,你会从中获得更多自信。

5. 持续积极的练习。 与“社恐”斗争的过程会很漫长,期间会不断出现焦虑和恐惧感的情况,你都需要积极面对,重复不断地练习,给自己鼓励。不断地回忆美好的事情,正面的事情,不给焦虑和恐惧留时间。

要想彻底摆脱“社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小的交流开始,慢慢地训练自己,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等你能够完全修正自我认知的偏差,也就摆脱“社恐”了。

说恐惧就过了,喜欢独处倒也是好事。优秀的人喜欢独处,是有道理的。

我联想自己,社交恐惧可能因为表现型人格。

期待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但却不能。

这种纠结渐渐,将对社交带来的恐惧,转变为恐慌。

解决途径有三步。

第一,接受自己的平凡。世上无完人,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第二,陪同社交。你一定有相处自然的朋友,与其一起接触陌生人。

第三,记录并分析社交。每当社交不适时,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属性,了解自己不适的原因。

给自己些时间。

善待自己,这个世界亦会善待你。

人生来就孤独。如果独处能自在,为什不呢?能心安理得的独处,那就不是社交恐惧症了。有强烈的社交欲望,又有害怕社交失败的恐惧,两者相互冲突才会形成社交恐惧症!

其实很多时间我们所说的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而是少了熟悉或者共情的人或者话题。

我们经常在书本上,网络上,聊天中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人越到最后,知心的朋友的越少,能一直联系又要好的没几个”

一方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社会 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不断的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慢慢改变,比如我们小时候爱热闹,爱玩笑,现在反倒不会喜欢去蹭热闹,觉得人多了吵闹反而比较烦心又累,比如我们之前喜欢去蹦迪酒吧ktv,喜欢参加大聚会,现在反倒喜欢三几好友找个安静地方喝茶聊天倾诉,或者在家躺沙发上打打 游戏 看看剧,觉得更舒服自在。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我们角色的变化,比如我们从孩子,单身青年,变成了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的角色,性格棱角慢慢磨平了,也慢慢体会到了生活的平凡知足,岁月就是如流沙一样划过,该走的会走,该留的还是一直在,也不必要刻意去改变什么。

我就是社交恐惧症啊,不过现在好一些了,以前刚出来的时候很严重,主要还是内向不够开朗,不够自信吧

您好。

社交恐惧症其实就是因为长期独处导致语言交流变差了,对自己不自信了,害怕说错话了,焦虑不安,恐惧抑郁。

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 社会 隔离。

其实缓解也很简单,每天和朋友视频多人聊天,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有些恐惧社交是因为找不到话题,怕自己说错话导致冷场。

其实找话题非常简单,寻找适宜的话题,事实上,什么都可以谈论。你可以谈论烹调、编织、时装家具、亲戚朋友、篮球足球;你可以讨论书籍报刊、戏剧电影、时事新闻、国家政治;你可以讲述故事逸闻;你可以谈谈你得到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而你对这些思想和观点的看法,则比这些思想观点本身更重要。

下面让我们看看怎样轻松愉快地同生人谈话。

①如果你有事要会见一位陌生人,尽量先从朋友那里了解一些关于那人的情况,以及他的职业和兴趣。

②当你走进生人家时,留心观察,找出能够帮你了解主人的线索,比如他家里挂什么画,存什么书等。如果你不喜欢他们的古董,就不要谈论它们;找出那些你赞赏和有兴趣的东西作为话题。

③特别留意向你介绍生人时的话语。例如,当听到“卡尔先生刚从中东回来”时,你可提一些关于中东时事方面的问题,或者请他谈谈他在那里的工作,或者仅仅表示有机会听到些那遥远地方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这样,或许可以很快加深你对他的了解。

④谈谈你自己的情况,这可以导致别人谈他自己的情况。

⑤可以问问他私人方面的但又不太过分的问题,不过显然不能问他的薪水。如果主人在钢厂工作,你就可以问别的客人“你也在钢厂吗?”如果是,你就可以表示兴趣,进一步提些问题;如果他回答你他正做的工作是什么,你又可以从这儿谈起。

⑥陌生人讲的头几句话往往能提供你关于他兴趣的线索,要特别注意。

⑦别人也许比你更紧张,你就跟他谈一些轻松的话题。

⑧留意别人语气、表情、手势的变化,他们什么时候振作,什么时候兴趣索然。要使自己的谈话随机应变。

⑨对生人要避免可引起争论和刺激性的话。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但是,或许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我们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战胜社交恐惧症。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①不否定自己,而是积极肯定自己。你可以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②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③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④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⑤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⑥每天给自己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⑦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内向点的会有 社会 恐惧证,我也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30

原因:从医学上分析,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在心理学上该情况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AD),是焦虑症的一种。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患者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头晕、出汗,严重者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社交恐惧症的起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发展的共同结果。从大脑生化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社交恐惧症可能是这部分人群的大脑部分皮层、海马体发育不够完善所致。

很多人将社交恐惧症与腼腆内向混为一谈,但两者存在一定区别。内向的人可能在社交方面缺乏优势,但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内向而使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和社交恐惧症患者不一样的地方。

/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

扩展资料:

消除社交恐惧症的方式:

1、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并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了解与人交往的方法;

2、同时,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自我调节,如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

3、与别人在一起时,开始时手里可以握住一样小东西,这会增加一些安全感;

4、平时可以多微笑,经常大声朗读一些课外书籍、报纸杂志;

5、尝试参加一些熟人范围内的活动,开阔视野并锻炼胆量,之后逐渐参加一些大规模的聚会。

6、其次,要查找出自己产生社交恐惧的事物种类,并试图挖掘心灵深处的根源。可以尝试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以便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30/c14739-3037116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你知道社交恐惧症吗?">人民网-你知道社交恐惧症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