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军”为何从世界第一,落后于葡西荷英等国?

如题所述

“海军”在1885年北洋成军之前,都被称作“水师”。所以,个人觉得“水师”这个名字应该被注意,这代表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叫“海军”反而不符合历史现实。但因为,目前许多读者对此区别并不注意,常常用“大明海军”这个词称呼“大明水师”。为了“媚众”咱们就借用这个词,然后再澄清一下儿。

(1)晚明之前,中国“海军”其实是“河军”,几乎没有去远海做过战

为什么在1885年之前,我国没有“海军”呢?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思维导致对海洋的相对忽视。我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陆地国,一直没有真正的“海军”主要是“河军”被称为“水军”“水师”。

“水师”打仗主要是在“长江”“黄河”等大河上,在海上也仅仅是在“家门口”打打,基本的任务也就是去追赶、追击、剿灭海盗和打击走私的海外贸易商人。

真正在海上打的“海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次。例如东周时期,公元前485年吴齐之间爆发的“黄海海战”,夫差一路派“水师”从河道进攻,一路派“水师”从海上进攻山东。

之后,比较著名的还有三征高句丽的海战、中日之间第一次海战“白江口之战”、宋金之间的唐岛海战、宋元之间崖山海战、元征日本海战等。晚明时期,中国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之间的海战比较多,咱们下个章目再详细说。

整个明朝和之前的朝代类似,因为我国的势力范围基本被固定在周边地区,其“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击海盗。明朝之前以及晚明时期的诸多海战,都是近海防御,大多都是“家门口”甚至进了“家门口”打的。所以,基本上都称不上“海军”。

白江口之战示意图,此一战打得日本在战后全面向唐朝学习,900年未敢有非分之想

(2)晚明之前,中国“海军”受“传统思维”影响,由弱到强逐渐变弱

朱元璋的建国队伍中,与“水师”相关的就是巢湖水军,然而,在朱元璋封侯封王(此处说的封侯封王者,被封时都是活着的人,被追封的人不算)中,“巢湖水军”因为不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队,所以,被封侯封王的人并不多。廖永忠、俞通源等少数几个人是在第一批封侯之列,与“巢湖水军”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

在建国中,朱元璋利用“巢湖水师”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队,逐渐与大海靠边儿。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对于大海的依赖逐渐加深,特别是方国珍长期占据浙江东部三郡温州、台州、庆元三地,以此为基地从事海外贸易。

后来,朱元璋在方国珍臣服之后,借着剿灭张士诚的余威,派汤和去剿灭方国珍,最终,方国珍彻底投降,其军队被划入吴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到三十天,方国珍旧部就在舟山群岛发动了“兰山起义”。方国珍死于洪武七年,“兰山起义”被彻底剿灭是在洪武四年,方国珍并没有因为部下的造反而受什么苦,但却被“永久”地留在了南京城――软禁了,恐怕在心理和精神上比较难熬呀。

朱元璋虽然打败了方国珍的个人,却不能打败他所代表的沿海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朱元璋所代表的农业文明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因此,在朱元璋的思想里,他始终认为:“禁海”是为了他们好,在大海上生活摸不着大地,那多得危险呀,因此,他要求海上的人也去学“种地”吧。

正如《明太祖实录卷145》所说:昔辽左之地,在元为富庶,至朕即位之二年,元臣来归,因时任之,其时有劝复立辽阳行省者。朕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但立卫以兵戍之,其粮饷岁输海上,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然事非获已,忧在朕心。至其复命,士卒无虞,心乃释然。近闻有溺死者,朕终夕不寐,尔等其议屯田之法,以图长久之利。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治国思想、治民思想,然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从来没有为此认同过,从明朝刚刚建立30天的“兰山起义”到后来的“鸦片战争”,500多年的历史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人都在与这一思想在对抗着。尽管付出的代价很大。

但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靠强迫就能被改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海军”由“世界第一”变为落后于欧洲的原因所在。由此,“禁海政策”也没有真正执行过。其实不仅仅是海军,当时,中国各个方面在朱棣之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后撤”。

(3)“郑和所代表的强大”骤然消失

“郑和七下西洋”让我们有了一个“错误印象”:中国海军很牛的样子儿。进而导致,一些人一直觉得明朝海军牛到了底。

其实,朱棣之后的明朝的各个皇帝将明朝的对外政策,由“帝国开拓期”迅速转为“帝国收缩期”。

这一治国思想的转变,也主要是因“儒家思想”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从皇帝到官员其“农业思维”已经占据主体。

例如边疆许多地区因为不适于“种地”而被认为是无用之地。在朱棣时期,对于整个东北包括外东北地区都有控制,但是,朱棣之后基本上就退到了今天的辽宁地区,其他地区都放弃了。西北也是如此。南边的交趾地区也因被打败而放弃了。

从宣德皇帝开始,“郑和式远洋”就没有了,因为“郑和”被明清两朝认为:图丧人命和钱财、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因为这一认识和“朝贡贸易”本身的不足,明朝对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进取转变为收缩。只是“坐等别人按规矩来朝贡”,时间长了你的眼界自然就窄、对船的技术更新就慢。

你又不去远洋,发展远洋技术干啥?你周边的人都不如你,你发展海洋武器和战船有啥用?所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什么时代都有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