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肠病常用的清热泻下类中成药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葛根芩连丸

[处方]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主治]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

[用法]口服,1次3克;小儿1次1克,1日3次,或遵医嘱。

(2)香连丸(片)

[处方]黄连(吴茱萸制)、木香。

[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

[用法]口服,1次3~6克,或5片,1日2~3次,小儿酌减。忌食生冷油腻之物。孕妇慎服。

(3)复方黄连素片

[处方]盐酸小檗碱、木香、吴茱萸、白芍。

[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

[用法]口服,1次4片,1日3次。

(4)麻仁润肠丸

[处方]火麻、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等。

[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口服,1次1~2丸,1日2次。孕妇忌服。儿童、老年人、体虚者不宜长期服用。

(5)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酒炒)、龙胆(酒炒)、芦荟、青黛等。

[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用法]口服,1次6克,1日2次。孕妇禁用。

(6)三黄片

[处方]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

[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急性胃肠炎,痢疾等。

[用法]口服,1次4片,1日2次,小儿酌减。孕妇慎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