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的学习?

如题所述

掌握学习的正确姿势,告别那些无效的努力

很多小伙伴会感叹,自己明明很努力,可为什么却没有什么进步,其实可能是我们学习的姿势并不正确。

学习的时间久,并不代表就收获的效果就大,真正的努力应该建立在我们的眼界、心智和能力基础之上。

最近阅读了孙圈圈的新书《请停止无效努力》,书中对“努力”给出了详尽的方法论,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创造出多大价值,离不开三大内在因素,即知识和技能、能力、天赋。

书籍目录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找到自己的稀缺技能,在不断尝试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只有合理利用好这些内在因素,再结合出身、选择、运气等外在因素,才会发挥出个人的最大价值。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只是盲目地学习,进入不少学习上的误区。

比如现在碎片化学习比较盛行,所以很多人都会争分夺秒地运用碎片时间来进行学习。但往往因为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知识的获取比较零散,由于对信息的饥渴导致了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内容过载,远超过自己能消化的范围。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知识与能力产生了割裂,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却没有运用起来,知行没有合一,只是满足于知识获取的快感,却并没有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变。

这些学习误区都减弱了学习的效果,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没有从本质上发生改变,甚至可以说很多努力都是无效的。

就拿学习本身来说,我们只有掌握了真正正确的姿势,才可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进而让自身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对于如何持续且快乐地学习,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入手,即按需学习、调整心态、提升元认知策略和正确犯错。

1、按需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想学的内容都太多了,看到别人在学什么,或者什么正在流行,自己就也想参与其中。但因为精力和意志力有限,往往导致很多事情虽然开始做了,却无法坚持做下去。

根据成人学习自愿、经验、自主和行动的特点,作者指出,我们在筛选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遵照以下四个原则:


(1)有用:对我们现阶段要有用,这个用处不一定是工作或者赚钱,也可以是让人放松等等。

(2)匹配:跟我们的经验背景相匹配,不会太粗浅,也不会太深奥。

(3)参与:能够有参与感,说教式的学习最好不要参与。

(4)应用:可以应用到行动中去,跟我们的工作、生活相结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有效的学习其实是有套路可循的,如果学习一些和自己情况不适应,暂时用不到,又无法和生活结合的知识,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那没法坚持也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2、调整心态

这里说的调整心态是指不要把学习和痛苦等同起来,如果你认为学习是牺牲了其他事情而换来的,那内心深处难免有些勉强和不快,而不快乐的事情也是难以持久的。

另外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靠意志力来控制自己,那总有意志力消耗光的时候。所以要把学习这个行为培养成习惯,虽然开始可能很辛苦,但形成习惯以后就容易持续下去了。

3、提升元认知策略

要想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元认知策略,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风格,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从而调整学习方法。

通过提高元认知,我们也可以更容易发现知识之间的连结,将知识更好地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4、正确犯错

试错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在错误中汲取能力,不断进步,那这些错误就是我们成长路上一笔丰厚的财富。

而如果在试错的过程中,因为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它也有可能变成我们成长的绊脚石。所以如何看待挫折,也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持续学习,那学习内容本身一定得是自己喜欢的、能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并且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不光是学习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如此。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可以为我们避免很多无效的付出,也可以节省下很多宝贵的时间。

我们一度天真地以为,吃苦用功时间长就是在努力,而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但往往结果却事与愿违。

那些我们“知道”的道理,最后无法“做到”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缺少正确的方法。

对于如何正确地努力,市面上很少有详细介绍方法的书籍,多数都是喊口号讲故事,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往往不容易开始。

这本《请停止无效努力》介绍了很多努力的方法,每张结尾还配有相应的练习指导,可以说是一本诚意满满的书籍。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仍然收效甚微,不妨从源头上思考下,是不是自己的方法有待改进。

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才能看到更多令人满意的结果。

专注于个人成长与效率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2

要想正确的学习,前提是需要有准备工作。我们的学习,通常就是思考和记忆的过程。那么怎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呢?

首先可以做三次深呼吸,进行冥想。想象一下你自己,躺在一片柔软的沙滩上,海风吹来,你感觉非常的清爽,大脑非常干净,你感觉放松极了,你告诉自己,只要你想记的,你一定可以把它记下来,你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你就是世界记忆大师,当你睁开眼的那一刹那,你所看到的所有信息,一定可以过目不忘。

做好暗示后睁开眼睛,开始来记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这种调整结束之后,跟记忆之前很烦躁,不愿意去记,这两种心态一比较,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这就是记忆前的状态。可以总结成八个字。在记忆前要达到什么状态呢?“心如止水,脑洞如风“。

什么叫心如止水呢?止水它不是死水,它是相对于动来讲的,止水,是因为它没有动。但是它准备动,所以它是一种没有动的状态。而死水就是完全没有生机了,所以在记忆前我们做的这个冥想不是完全放松,不是睡着,而是一种潜能要爆发前的状态。等你要爆发出来的时候就势不可挡,所以叫脑动如风。因为风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力度也很大,所以在记忆之前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然后再来记,快如闪电,这样记忆的效果特别的好。

只要可以这样在学习前多一点的准备,就可以快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了。当然,学习时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告别那些无意义的努力哦。

想了解更多记忆方法?微信公众号:自心台,等你邀!

第2个回答  2018-09-30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需要学习,学习是人类的本能。只是可能有些人有时候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学习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大,所以也懒惰了,毕竟人的情绪脑是比较喜欢待在舒适区,也就比较容易让自己懒惰。毕竟待在舒适区没有风险性。而不断学习是迈出舒适区的第一步。

说到正确学习,首先我们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毕竟学习其实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当我们拥抱新鲜事物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对学习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抵触心理。

端正态度后,其次就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当你明确你的学习目的的时候,其实你的学习效率就会高很多。当人有了目标,其实就可以克服自己的一些惰性,人也是容易懈怠的。当你有了目标,同时不断地激励自己的时候,你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好多。

有目标,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每个阶段达成什么小目标,达到什么结果,目标导向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拿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成果。学习计划就需要在自己想要的成果上去付出的行动计划。比如怎么样完成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任务完成的标准。

其实最困难的地方在执行,学习过程最难的就是执行自己的计划,从而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对抗自己小妖的过程。

最后就是时不时给自己些小奖励。这样有助于自己完成学习目标。说实话,学习的过程就是跟自己过去的自己告别,不断蜕变,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正确的学习应该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果。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当然每个人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都不一样的。自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是最好的,正确的学习。

第3个回答  2017-10-21

第一步是先明确我们为什么去学习?因为我们以前经常说为什么做比如何做更重要,学习这件事情,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然后才能更好的去通过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二步是要明确我们要学什么?作为成年的学习他不像学生时代的学习没有目的性。成年人的学习一般都比较有目的性,你要知道你学完就要立刻把它用到你的工作或者是生活当中,所以说你要非常明确你要学什么?比如演讲、写作、英语、PPT等等,这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值得学习的技能。

有了前两部之后我们再做第三步,也就是怎么去学习?前两步都是属于道的层面,最后一步是属于术的层面,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一共有五个步骤:初步了解、开始使用、重复为学习之母、融会贯通、再次加强。当我们了解到一个知识之后,一定要想办法重复不断德使用,就像我们以前学英语一样,学了就要不断的去说,不说怎么学的会呢?等到我们把这个技能使用德融会贯通了,就代表我们学会了。

不管是你学什么技能,都可以用按照这五个步骤去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好一样东西,才可以把学到的技能用做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当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17-10-23

学习是一个动词,拆开成两个字,学是学习,习是练习;学是输入;习是输出。学习输入,练习输出,两方面都做到,那才是一个闭环,才会有所收获。


输入,渠道可以是看书、电影、视频、听音频课程等。建议可以按阶段性选择一个主题,多渠道的学习,或者根据自身特质,是听觉型人还是视觉型人,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


输出,渠道可以是写作、演讲等,将你输出的内容理解后,通过写作或者是演讲输出,才是真正的吸收,正确的学习。


每天看多少页的书,每天写多少字的文等,这都是很正确的学习方式,愿你我都在践行坚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