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安全教育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十条。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吃饭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吃饭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3
一、课间活动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 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 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 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 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 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 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交通安全教育

1、行路安全

首先要认识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 通过,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过; 黄灯亮时,不准通过,但已超过停止线后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 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通行。 横穿马路时,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 突然改变行路方向。不要倚坐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图省事翻越或钻越护栏和隔离墩过马路,而应 走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在没有人行穿越道的路程,须直行通过,主动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 临近时抢行。 在城市里的马路上,一般都用白色或黄色的线把马路分成机动行驶的快车道,自行车、人力三轮 车和其他慢行车辆行走的慢车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不要几个人并排行走,在没有划 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行走。低年级的同学们出门时,要有家长的带领,在行路时,如果有 人在马路对面打招呼,不要突然横穿马路以防发生事故。走路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或因想事、聊天而忘记观察路面情况。那样很可能被路面 上的石块、木棍伴倒,摔伤或撞倒树上、电线杆上,甚至可能发生车
第2个回答  2022-04-23
1、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主题班会。
校园文化是需要宣传的,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主题班会,是一种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好方法。在班会上,学生能和老师、同学互动,直观地了解校园文化。

2、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倡导学生爱护环境。
想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很重要。如果学校环境很差,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学校的感受都不好。因此,学校可以安排打扫校园,也可以安排学生打扫校园,这样学生能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

3、定期开展和校园文化有关的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和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举报校园文化相关的艺术节。在这些活动上,学生能了解到校园文化,也能产生归属感。家长、老师参与这些活动,也能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因此,定期开展和校园文化有关的活动很有必要,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4、宣传栏等地方宣传校园文化,播放校园文化宣传片。
学校可以在宣传栏等地方宣传校园文化,学生、老师或进入校园的其他人,看到宣传栏也能了解到学校的校园文化。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校园文化宣传片,这样学生也能了解校园文化。
第3个回答  2022-04-23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第4个回答  2022-04-23
安全教育内容
1、参加活动,一定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不乱跑乱跳。2、上下楼梯靠边走,不奔跑,不打闹。3、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动作。4、不湿手开拉电源,注意用电安全。5、不吃不洁净食品。6、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食品安全问题。在学校不比在家里,孩子的饮食卫生是一大问题,比如说小摊上卖的垃圾食品,就是很多小学生青睐的对象,结果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学校首先要引导孩子的,就是食品安全,不要去购买三无零食,不乱吃乱喝。

校园安全问题。孩子在学校,尤其是小学生,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还是要给孩子树立校园安全意识,比如说不追逐打闹,不乱跑乱跳,同时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要有秩序进行,不在楼梯上相互嬉戏,不做危险的动作。

交通安全问题。交通安全也是一大方面,毕竟上小学的孩子交通意识比较淡薄,有些小学生甚至不能独自过马路,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比如说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打闹,不闯红灯等等的注意事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