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总是干预我们教育孩子怎么办?

如题所述

家里老人总是干预你教育孩子,那你可以,和老人好好谈谈谈,然后找几个反面教材说服老人。
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面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比如我邻居家就是这样。
每年过年,可以说是邻居家最热闹的时候,他们家经常有各种声音传出来。
因为这个时候小孩们又开心又生气,开心的是很久不见的父母回来了,生气的是父母会管教他们。
比如邻居家的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所以性格比较野,即便爸妈回来了也不服从他们的管教。
每当爸妈生气的时候,这小孩儿就会往爷爷奶奶后面躲,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会拦住爸妈。
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嚣张,邻居也很生气,但拿爷爷奶奶也没办法。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孩子的老师给出了三个主意(邻居专门跑去请教的)。

    和老人好好谈谈
    老师让邻居和爷爷奶奶谈谈,说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利害关系,要让他们知道爱护和溺爱的差距以及后果,争取获得老人的理解,接受老人的意见,这样教育孩子才不会没有办法。

    和孩子交流进行教育
    老人和孩子并不会一直在一起,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时间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孩子对家人的爱心存感激,让他们知道做错事要勇敢承认错误,而不是躲在爷爷奶奶身后。

    反面教材加树立威严
    也可以找几个老人溺爱孩子,影响孩子成长或者给孩子造成不良结果的案例,由此告诉自己的父母,一味的护着孩子,不给父母教育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
    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不能让孩子觉得有爷爷奶奶在,就不用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对教育孩子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是干预,那么你可以先和老人聊聊溺爱孩子的利害关系,同时给他们看一些反面教材,让他们知道阻拦自己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另外,还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在树立自己威严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我认为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受老人的影响。

现在这个时代,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所以老人的方法往往不适用于教育孩子。

父亲跟我说,大多数老人年轻的时候教育都是信奉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父亲在同龄人中算是被打的少的,爷爷多数都是骂他,实际上那个年代很少有孩子没被父母打过,虽然后来确实也有一些成效,但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打孩子的观念已经过时了。

当父亲教育我的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他对我的慈爱,也许是爷爷对他的慈爱,也许是父亲本就文雅,童年的我从未被他打过,我很开心生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

话说回来老人教育孩子多数还是溺爱居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经没好好对待自己的子女,所以要对孙子加倍的好,我觉得这个要不得,虽然不能打孩子,但是错了就得批评,不能一味地溺爱。

除了教育方式,更多的是老年人有一些不好的坏习惯,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有样学样,老人的一些坏习惯会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学会,比如吃饭吧唧嘴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习惯。

话说回来,老人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不要让老人干预我们教育孩子,不过千万不要和老人起冲突,老人干预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也是为了这个家好,虽然他的方式已经过时,但毕竟老人的观念形成的由来已久,很难一时改变,所以不要急于求成,多和老人沟通,让老人慢慢接受我们的观念。

第2个回答  2022-04-09

给个建议,那就是老人家自顾自说他的,你们仍然做你们认为正确的,老人家的意见权当参考,没有什么必要非要抵触不可,毕竟大家都是为了规划好孩子的前途,都是为了保障孩子成长得更好啊。

我们家老父亲从来都是实行民主决策,谁的孩子谁管,他们老一辈就负责提供接送保障工作,绝不会在孩子的学业上指指点点,一切都以孩子的爸爸妈妈意见为准。这就让小孩失去了靠山,一旦爸妈发了火,孩子也不敢找爷爷奶奶说情,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对孩子的溺爱泛滥,更避免了孩子阳奉阴违的可能性。

家里老人总是干预儿女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是老人认为他们老一辈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有成效的,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都能教育成功,这个经验要是用在孙辈身上,不是一样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吗?当然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映证了子女教育孩子的方法或许引起了他们的疑问,老人看不到孙辈的进步,因而为了避免对孩子造成进一步的误导,老人才会勇敢地站出来,指正你们不合要求的地方,只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发展啊。

不论是老人还是儿女,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期望能够更好的教育好孙辈,引导孩子走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轨,其实双方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好说。说老人干预儿女教育孩子,教育的本质上双方之间不会有异议,就是期望孩子能够按照长辈们的意见来学习做事,而双方产生歧义的地方就在于如何保证孩子能够接受长辈们的指导,如何说话孩子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下来呢?

邻居大叔退休了,每天乐乐呵呵接送小孙子,偶尔也能听到家里传来了争执声,尤其是儿媳的声音特别大,这个时候大叔就出来了,下楼顺着小区溜达溜达。别人问起,就说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分歧,比如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先吃饭,再写作业,而孩子妈妈却说孩子太懒,需要给点教训,必须要写好一部分然后才能吃饭。大叔心疼孙子,偶尔就会争执起来,这个时候,大叔就强令自己要清楚,孩子的爸爸妈妈才是教育孩子的主力,虽然不认同他们的方法,但是为了避免小孙子无所适从,他就提醒自己要捂紧嘴巴,不去护着孩子,让他们一家人自己解决。

这样,就算有什么小毛病,事后再来弥补也容易,更能避免和儿子儿媳之间直接发生矛盾冲突,也能维系家庭关系的和谐,从而避免更大的矛盾发生。

对于总是伸手干预的老人,不妨和他们聊聊孩子的学业实际水平是什么?老师们又都是怎么要求的?老人之所以有意见,是因为他们认为你们的方法上可能不适合孩子,他们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足以让他们在儿女面前有沉甸甸的说话分量,他们可不想让孩子在不适合的方法上被耽误了前程。

所以当老人家这样做的时候,儿女不要硬性抵触,告诉老人家等你们和孩子说完话再说,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人争执,还可以把门关起来,自己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继续沟通。

事后和老人约法三章,在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哪些问题可以讲,哪些时候不可以讲,立下规矩,谁都不能越界,守好本分,这样,以后矛盾争端就会慢慢减少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23

家里老人总是干预教育孩子,如果是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可以接受干预。如果是孩子明明做错了,老人干预孩子父母的教育,则是一种明显的“护短”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为孩子父母是可以制止这种干预的。

由于孩子父母大多是上班族,只有老人有时间在家照顾孩子,插手教育的事也在所难免。本来老人照料教育孩子也是出于初衷,帮年轻人减轻负担和压力。但由于两代人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不相同,所以往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造成不融洽的气氛。

当然,对于老人干预教育的行为,如果是不适合时代教育观或教育观念有偏差的,孩子父母应当及时制止,但与老人对话口气不能太重,也要晓之以理,以免伤了感情,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在孩子教育上,老人最好与孩子父母协商一致,尽量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严,不能过度溺爱,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养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坏习惯,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上辈。只有孩子父母和老人保持和谐一致的教育观,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第4个回答  2022-02-23

这个问题很多家庭都存在。我讲下我的处理方式。首先,孩子出生后,我和老人谈了,跟他说说,在我们管教孩子时,他们不能干预。他们管教孩子时,我们也不干预。再次,要尽量自己多带孩子,不要把孩子一直放在老人那儿。老人长久帮带孩子,自然有话语权,我们缺少主动权。最后,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更信任父母。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所以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如果白天要工作,晚上就自己带,该给孩子讲的道理,可以和老人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