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常年领兵北伐,对蜀汉忠心不二,为何依然不被刘禅信任?

如题所述

就是因为姜维地位尴尬,而且北伐也不成功,又受到挤压,所以不得信任。

首先,姜维是从军下来的,不能很好地融入蜀汉集团。为此,刘禅无法完全信任姜维。在蜀汉集团的建立过程中,主要有三股势力:元老系、荆州人和义州人。诸葛亮是荆州学者群的代表人物。但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姜伟的地位却十分尴尬。因为荆州系的人没有和他交好朋友,而宜州系的官员把姜伟看作荆州系的一员。在这种情况下,姜伟虽然掌握了蜀国的一部分军权,但他在数百名官吏心中的个人威信和地位,并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有效地协调蜀汉集团内部的一些潜在矛盾。

第二,姜维北伐的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虽然姜维在几次北伐中的战绩在整体胜利率上还比较高,但他不知道如何增加兵力使用的收敛性。正因为如此,虽然姜维的北伐很少失败,但他不能兼顾蜀汉的国力,最终导致蜀汉国力急剧下降,陷入了兵力贫乏的境地。对此,老将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根据裴松之对“汉、晋、春秋”的评论,有一个故事被记录下来:“景尧五年,姜伟带领大众在地刀上出类拔萃”,对此,廖华曾警告姜维:“情报不是敌人,但力量不如侵略者,无休止的使用,我们怎么能忍受?石云的“先不自我,后不自我”是今天发生的事情。遗憾的是,姜维没有及时听取廖华的建议,最终导致他在江河惨败。

最后,费邹遇刺使刘禅觉得最大的嫌疑犯姜维。因此姜维的北伐战争,其实也受到很大的制约。诸葛亮统治时期,军政权力集中在他们手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发起北伐,也得心应手,不会有其他不利因素制约自己。

但诸葛亮死后,情况就不同了。诸葛亮把军事和政治权力移交给了双方。姜维掌管军队,以便继续执行他的北伐战略。相反,诸葛亮选择了荆州系的蒋琬、费祎继承政权。这样一来,姜维发动北伐时,由于粮食、草料和军械的供应,必然会受到朝中一些官员的制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姜维在蜀汉后期继承了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从来没有过二心,就算最后他听说刘禅已经举国投降,他也是诈降钟会,想要等待时机光复蜀汉,只是蜀汉气数已尽,任谁也无力回天。就是这样一个忠心的臣子,刘禅还是不相信姜维,在姜维北伐的时候,刘禅还常常听信小人的谗言,让姜维回到成都,破坏姜维的北伐。姜维多年尽忠职守不被信任,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姜维并不是蜀汉的原生将领,他一开始是魏国的将领,被诸葛亮打败后才投降诸葛亮。在诸葛亮阵营后,姜维作战勇猛,也懂谋略,很快就吸引了诸葛亮的注意,经过几番考验,诸葛亮决定让姜维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姜维在能力上没有问题,几次北伐,他也是胜多败少。只是姜维投降将领的身份让他难以融入蜀汉的官场里,当时蜀汉有三个派系,哪个派系都不认为姜维是他们的人,姜维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刘禅不信任姜维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费祎意外死亡后,刘禅怀疑姜维。诸葛亮是将自己的军权给了姜维,让他继续北伐,但是诸葛亮又把行政权给了蒋琬和费祎,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制衡,防止专权,但是这样做就导致姜维在北伐的时候总是受到蒋琬、费祎等人的限制。后来,费祎被刺身亡,刘禅就怀疑是姜维做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费祎的死和姜维有关,可是刘禅就这样怀疑上了。


以上两点是刘禅不相信姜维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姜维虽然是降将,但是他后期的表现是非常忠诚的,当年诸葛亮也没有看错人,只是刘禅并非明主。即使姜维拼命尽忠还是不得信任,蜀汉也还是灭亡了。

第2个回答  2019-09-29
因为姜维当时的地位,北伐也不成功,又受到排挤,所以不得信任,姜维是从军下来的,不能很好地融入蜀汉集团。
第3个回答  2019-09-29
刘禅断不可能将所有的信任都放在姜维的身上。刘禅无法完全信任姜维。在蜀汉集团的建立过程中,主要有三股势力:元老系、荆州人和义州人。诸葛亮是荆州学者群的代表人物
第4个回答  2019-09-28
姜维是降将出身,无法很好的融入到蜀汉集团之中。出于这种考虑,刘禅断不可能将所有的信任都放在姜维的身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