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在中国苦战八年之久,本土兵源严重不足,加之太平洋和东南亚一带战局节节失利,日本只能放弃在中国占领的中小城镇,集合重兵防御大城市。

2、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得胜,日本联合舰队损失惨重。随着硫磺岛和冲绳岛的失陷,日本本土已经是危如累卵,大部分的工业城市全部瘫痪,东京也被狂轰滥炸。

3、在印度休整的中国远征军联合美国英国击溃盘踞在缅甸的日军,菲律宾也被收复,日本没有了东南亚的石油支持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

4、德国战败后苏联对日宣战。几百万苏联军队横扫中国东北,俘虏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让日本失去了在中国东北控制权。

5、日本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使得反法西斯阵营空前壮大,日本军国主义失道寡助,失败是迟早的。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有明确论述。

6、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疯狂报复。日本联合舰队损失惨重,例如山本五十六等优秀将领几乎都被打死了。而日本大部分军队陷入在中国的战场上无法抽调,这让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7、日本本土狭小,资源匮乏,依靠压迫沦陷区的方式,以战养战,导致日占区内通货膨胀,经济混乱。日本又不可能调集本国有限的硬通货去稳定物价,只是一味地搜刮沦陷区人民,局面不能持久。开战后,外国封锁海上贸易路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败局已定。

8、日本之所以四处树敌,不断入侵周边国家,除了缺少优秀的战略家,主要原因便是派系斗争,不管是政府还是军方,意见始终无法统一,所以昏招百出,四面树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众所周知,在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以后日本也是宣布了投降,同时我国抗日战争也结束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认为日本宣布投降大部分原因是害怕美国的原子弹,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第2个回答  2020-09-17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日本二战的军略:日本在二战时期走的是军国主义法西斯道路,基本国策以侵略扩张为基础,行政体系是法西斯专制独裁,这些都注定了其战败的命运。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侵略道路后,军部的地位日益上升,甚至陆海军大臣都只能现役军人担任,只要两人辞职就能让内阁垮台,军部完全左右政局。

而军部内杰出人物也难以占主导地位。日本军事决策的基础是“帷幄上奏”的系统,有帷幄上奏权力的有六人,依据影响力依次是首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陆军参谋长、海军军令部长、陆军教育总监六人,由他们对天皇施加影响决定战争政策。

而且由于日本军阀内部下克上顽疾蔓延,往往军略决策受下层冒险活动影响也很严重。日本在陆军战略方面没有走在世界前列,内部保守落后力量占主导。在二战航空兵和制空权战略上升,美国组建了独立的战略空军,苏联也有二十多个航空集团军,而日本的空军始终没能有独立的战略地位,日本陆航首创者杉山元虽然最初担任陆军大臣,但是地位在二战中不断下降,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海军有山本五十六能首创航母战略,一度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也受压制,被保守力量的大舰巨炮理论干扰,很快被美国超越。

日本陆军战略落后,仅杉山元提出三月结束战争的速战论,反对全面战争,但1938年他就被解除陆军大臣职务,随后日本扩大对华战争为全面战争,自此陷入长期消耗战争难以脱身,又没有听从罗斯福要求日本撤出中国的警告,引发太平洋战争,走上败亡之路。日本空军不重视飞行员培养,苏联有训练十万飞行员计划,美国仅斯图尔特空军学校就培训二十万飞行员,日本熟练飞行员在战争中始终短缺,而且不重视保护营救和慎重使用。日本在二战初期的军部独裁逐渐发展成个人独裁,到太平洋战争时,东条英机不仅担任首相,还兼任陆军大臣,甚至排挤杉山元兼任总参谋长,完全形成个人独裁,造成日本军事战略严重扭曲,指挥系统的战略应对能力下降,加速了崩溃的脚步。

东条是宪兵出身,镇压百姓在行,陆海军战略外行,空军战略更是一窍不通,把国家命运都由他执掌结果是众所周知。日本二战的生产力水平并不落后,其武器装备多数在世界上是先进水平,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其工业生产能力仍然具有优势,斯波孝四郎等日本生产领导人的能力都是一流,甚至能在两年内制造十多艘航母,能造出世界最大航母,但日本领导层的战略领导人比生产领导人弱,即使有先进的装备仍然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合理使用,尤其是思想认识水平很低,对人的作用忽视,结果甚至出现用现代装备进行原始作战方式的特攻,更是造成装备和人员的双重浪费。

在具体实战中,日军的战略目标模糊,指挥混乱,战场指挥员的应变能力差,其基层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军事素质一流,而上层的战略指挥能力很弱,尤其应变能力极度僵化无能。日本在二战的战略错误体现在战役层面的有很多,除了通常所知的南云在珍珠港不炸毁油库、船坞和中途岛战役的错误外,还有争夺瓜岛也是得不偿失的消耗战。日军重视进攻忽略防御的错误在战争中也很多,尤其是反潜防御很差,美国SS系列潜艇对日本航运造成致命威胁,绝大多数货船都被潜艇击沉。

日本在本土进行的防空作战也非常草率,没有组织有力的防空部队,日本没有培训熟练飞行员进行本土防空,而是培训特攻自杀飞行员,浪费飞行人才,简直像日本有几十万飞行员可以任意消耗,仅自杀特攻就阵亡四千飞行员,比马里亚纳海战多十倍,也削弱本土防空能力,造成飞机生产体系在轰炸中被摧毁,日本要是能把自杀用的飞机和人员都用来防空,甚至当消防飞机灭火至少也能减少本土被轰炸造成的损失,这实际也体现了日本对战略轰炸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当时的日本的本土工业几乎在半年的战略轰炸中就被瘫痪了,直到这时日本才对战略空军的作战威力有感性认识,可惜为时已晚。

日本在思想上强调好战轻生,不重视士兵生存自救的教育,也不重视战场救护。日本在作战中把不怕死放在第一位,而不重视生存第一也是战略教育的误区,中国的战略家强调只有保存了自己才能消灭敌人。美国斯普鲁恩斯正是基于先保存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向西主动攻击小泽才能稳操胜券。日本的头脑清醒能实事求是的将领,像山本五十六、小泽治三郎等在实战中还能考虑战略和力量对比,山本能出奇制胜,小泽也能诱敌深入,可惜山本阵亡早,小泽孤立无援,而对手整体战略能力都强于日本。

日本在战术层面是总是操之过急,像南云或是急于收兵,或是急于求战,都不能稳健把握战局发展。马里亚纳海战时日军的航母舰队刚缓过来,小泽也仅有九艘航母,三百多架飞机,面对斯普鲁恩斯的二十九艘航母近两千架飞机本来不该去决战,可被急忙派去决战,而小泽想诱骗斯普鲁恩斯西进,利用菲律宾、台湾、冲绳岸基飞机补充自己兵力不足的计划又被稳健的斯普鲁恩斯识破,最后被自己人欺骗去找斯普鲁恩斯决战,结果惨败。这不仅体现日本内部操之过急的战略方针,也体现这种急躁甚至转化成自欺欺人的混乱。

日本在战争中的救护工作很弱,过分强调不怕死也会造成忽视救护工作,美国在交战空域和海域往往有救护水上飞机和潜艇,通讯技术发达也被用来联系救护,飞机容易造,熟练飞行员培养费时费力,救护飞行员能极大增强战斗力和鼓舞士气。上天有好生之德,美国一艘准备救护跳伞飞行员的潜艇就击沉了日本最大的航母。

二战j中日本的精神是我们所佩服的,但是过于强调不怕死也给军民带来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这种为帝国主义卖命是不值得的,是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下场,就是要被消灭的,二战日本注定是失败的!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第3个回答  2018-02-17
二战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石油供应跟不上。其他
1,工业能力不足以同时挑战美国+苏联,部队数量不足以打垮中国。
2,没有在战争中获得足够的战争资源(主要是中国战场,同时英属文莱的石油也因为美国潜艇的骚扰而很难能够大量进入本土)。
3,工业上大量依靠手工作坊,缺少技术工人,导致产能不足。
4,北上和南下的国策被陆军海军分别用来作为争权的工具,视国策如儿戏。
5,从战略上珍珠港战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美国介入太平洋的能力,而瓜岛战役后则让日本彻底失去了控制西太平洋的能力(不可能再攻占澳大利亚了)。
6,没有配合德国同时进攻苏联。使得苏军远东军区得以将大量重装备和技术兵种调到了西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