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如题所述

《德育原理》是2010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连云。


本书立足于当代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梳理。整个教材以对道德的概念界说为基础,强调了道德的生命基础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德育的内在要素、结构与功能。

本书采用较为灵活的编写方式,突出案例教学与分析,是一本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身、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读本。作为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可为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教师继续教育使用。


德育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1
德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其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其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其三,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其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