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的区别

如题所述

随着地暖越来越普及,很多原本不打算装地暖的业主也开始考虑起来:我家层高不够,听说有种地暖叫干式地暖,我家是否可以装呢?

今天优友地暖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的优缺点吧!

湿式地暖简介:

湿式地暖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安装工艺,性价比低,90%业主都会选择它。地暖的回填层主要是起到了蓄热和散热的功能,埋在地下的地暖管材通过加热回填层来向室内提供热量,从而达到散热均匀、持续散热的效果。

湿式地暖顾名思义,上面要铺一层湿的水泥砂浆混和物来做蓄热层。先在地面铺设一层保温板,再在保温板上铺反射铝膜,再在铝膜上铺设地暖盘管,使用卡钉将管道固定在保温板上,最后再在上方铺盖抗裂硅晶网。

由于地暖盘管固定在保温板之上,所以保温效果较好。

湿式地暖优缺点:

湿式地暖散热均匀并且热惰性较强,即使室外温度突然变冷,或供水温度有变化,室内温度变化也不明显,舒适度非常高。

由于湿式地暖有回填层,做完地面装饰材料后,地面高度增加约7-8公分,如果房间较矮,室内会很压抑。维修和施工比较繁琐。

干式地暖简介:

干式地暖也可称之为薄式地暖,因其没有回填层所以较薄。一般情况下,薄式地暖多用于层高较矮的房间。 

干式地暖的优缺点:

薄式地暖具有不占用空间高度、升温较快、易于维修等优点。

有利就有弊,薄式地暖由于无回填层(蓄热层),所以热惰性较差,如果室外温度或供水温度有变化,室内温度变化明显。

对比

1、地暖厚度:干式装在保温模块内,上面直接铺地暖地板,占层高为4-5CM左右。湿式地暖先在水泥面上铺设保温板后再铺设地暖管,后用豆石混凝土浇注找平,加上地面装饰层,高度一般为7-8公分。

2、节能程度:干式地暖与湿式地暖都比暖气片更节能,一般比暖气片节能约25%。如与用电的空调相比,则更是大为省钱。

3、升温时间:干式地暖热得快冷得快,一般升温时间20-30分钟,相对应的降温时间也是20-30分钟就凉了。湿式地暖热的慢冷的慢,一般升温时间需要3-4小时,但好处是即使洗澡时间长,锅炉优先供应生活热水去了,不对地暖供热,湿式地暖也要到3-4小时后才会降温,短时间内人在室内几乎感觉不到温度有波动。 

4、保温效果:湿式地暖一般采用2cm以上的挤塑板,甚至是白晶板,所以保温效果非常好。干式地暖现在一般都是模块化的,因挤塑板开槽工艺难,所以用聚苯板的居多,其长期保温性不如挤塑板。

5、安装难易:干式地暖安装,施工极为方便,一般在铺地板前安装。湿式地暖多层复合、固定盘管、浇注地面,工序较干式复杂,一般在水电完工后安装。

6、舒适度:湿式地暖的采暖舒适度更好,温度稳定。至于脚感就看你安装的地面材料是什么了。干式地暖施工不谨慎的话,后期可能会走路有声。 

7、投资造价:干式地暖和进口暖气片采暖相当,比一般湿式地暖略高25%左右。湿式地暖一般和普通暖气片采暖相当,加上回填层费用相当于中档暖气造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6
地暖层高度
干式地暖模块铺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上面直接铺地暖地板,不额外增加层高,成型大概5-6公分
湿式地暖是先在水泥面上放保温板-反射膜,然后再盘管,盘管完成以后再做找平,然后才能贴砖或者地板,成型大概8-10公分
传导方式
干式地暖:热辐射,传导,对流并存
湿式地暖:热辐射
节能程度
干式地暖:保温层绝热,热量户间传递流失少,比湿式地暖节能40%以上
湿式地暖:热辐射较慢,层间热损耗大,能耗相对较高
升温时间
干式地暖:一般升温时间在30分钟左右,满足地暖即开即用
湿式地暖:热效应较慢,升温时间长,一般需要3-4小时
施工要求:
干式地暖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因为是要在地面上铺模块,如果地面出现一点不平整,可能会导致后期地板走路有响动的声音
湿式地暖虽然对地面平整度又要求,但是没有干式地暖那么严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