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的碑为什么少一笔

如题所述

林则徐题字的时候刚被革职,寓意丢了乌纱帽。很多人赞同这个说法,鸦片战争后,他因虎门销烟事件被道光皇帝革职并派发戍守新疆伊犁。途经西安这座城,题下了这“碑林”二字。因其当时刚丢了乌纱帽,以碑字少一撇来表达那时的心境。

说法一: 宋代前的“碑”字没有一撇 

有网友认为,这个碑字是唐代题的,在唐代书写碑字是没有一撇的。原因是唐代印刷术落后,有一撇这个字就出格了。并言之凿凿:魏晋以至唐人现集于《书法大字典》各家之“碑”字上边没有撇。直到宋代以后书写碑字才有了一撇,因为宋代发明了印刷术。

说法二:题字的是刚革职的林则徐

持这种说法的人最多,认为“碑林”两字出自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因此“碑”字少一撇,象征他当时的心境,刚刚丢了乌纱帽。

说法三:书法少个笔画很正常

支持这种说法的网友认为,这是古代汉字书写时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说法四:历史名人题错字并不罕见

还有网友认为这是个错字,并举出多个照片例证,证明历史名人题错字一点都不罕见。例如:五台山的“凌峯圣境”是康熙题字,峯却少了一横。咸丰曾在天津蓟县独乐寺题“报恩院”三个字,“院”却少了一横。书法美感少写一笔更可信

面对网友众多的猜测和说法,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王原茵告诉记者:“碑林两个字究竟是谁写的,写于何时,目前已经无法考证。”林则徐题字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林则徐的书法不错。不过说是丢了乌纱帽所以少写一笔,这就没有什么依据。

“可以肯定的是,少一撇的碑字肯定不是错别字。而且确实宋代以前的碑字没有那一撇。”王原茵说,书法上也确实讲究一种美感,为了结构对称多一笔少一笔并不罕见,所以不能说是错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4

碑林的碑少一笔,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书法艺术上来看,“碑”字少一撇,结构匀称,字体更稳当了。

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原为保存唐开元年间镌刻的《十三经》、《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清始称“碑林”。

几经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该馆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个碑亭,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学术研究

西安碑林博物专著有:《鸳鸯七志斋藏石》《西安碑林名碑》《西安碑林博物馆新人藏墓志汇编》《隋代墓志铭汇考》《西安碑林全集》《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碑刻总目提要》《西安碑林史》等。

西安碑林博物发布的重要论文有:《西安碑林藏石研究》《唐尚书省郎官题名石柱之初刻与改刻》《西安碑林藏石研究》《李阳冰<三坟记碑><拪先茔记碑>为唐刻原石考》《皇甫诞碑刊立时间及流迁经过》《唐故庆王李沂墓志综考》《西安碑林藏北魏佛龛像考释》《造像考辨两则》《西安碑林收藏的几方三阶教碑刻》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