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如题所述

1. “山东”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指崤山以东。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指代区域发生变化。
2. 东汉时期,山东指太行山以东。明朝时设山东行省,清朝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成为本省的专名。
3. 山东的名称,最早在战国时期出现,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4. 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儒家思想学说,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成为山东的代称。
5.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最早的文字、城邦等。
6. 山东的历史沿革,夏、殷以前已不可考。西周、春秋时,山东分属齐、鲁等国。战国后期属齐,南北各一部分属楚、赵。
7. 秦统一以后,在山东分置齐郡、琅邪等郡。楚汉之院分为三齐,不久为汉所并。汉代郡国并行,山东大部分地区为齐王刘肥的封地。
8.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十三部州,同山东分属表、兖、徐三州。东汉时,山东属青、徐、兖。豫(鲁国划为豫州)四州。
9. 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冀五州。亚怀帝永嘉以后,山东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南燕所据有。
10. 东晋安帝义腔胡熙五年,刘裕平南燕,复置青、兖、徐三州,后又置冀州,治历城。其后为北魏所有,魏亡属北齐,不久又为北周所并。
11. 隋统一后,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贞观初,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
12. 北宋改道为路,山东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金大定八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益都。至此,“山东”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13. 元进分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
14. 明洪武元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九年移至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山东政区名称定为山东省,沿袭不变。
15. 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六国均在崤函以东。
16. 崤山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17. 山东是华东地区的一部分,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