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双线索结构的作文 急

600字

人生是一条直线,由无数个尝试的点组成。
一只很小的鸟儿,它刚刚长着羽毛,那看上去显得稚嫩的翅膀似乎不堪一击。它躲在己的小窝里,羡慕地看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头雁。它憧憬蔚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以及在香的风中飞翔的自由。它看着自己的翅膀,想:我的翅膀太嫩了,我是飞不起来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背古诗,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是喜欢那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快感;也许是爱上了诗的那种纯朴的幽美。我成了一个喜欢诗的女孩。拜伦,济慈,泰戈尔,叶宁,北岛,舒婷……有时心里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可我想,我只能做做梦而已。
蓝天白云对小鸟而言越来越具有诱惑,它想飞的念头清晰并且逐渐强烈。它习惯轻轻拍拍自己的翅膀。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本小笔记。总是随身带着,有时在田野里闻到泥土的气息;有时朦胧的云雾中看到一颗小星;有时在河边扔下一颗石子荡起圈圈涟漪……生活中每一个恬静的影子化成一句很短的话记在我的笔记本里。
大雁对小鸟说:“出来吧,小东西! 拿出你的勇气,飞出来拥抱蓝天吧。”小鸟的眼睛亮亮的。它问自己:“我可以试试看吗?”
我开始串联一些简短的句子,开始写成行。我的老师说:“试试看吧。也许你也可以写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于是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寻找和酝酿一些真正的灵感。
小鸟站在树枝上。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它决定试试看。即使失败,也得先坠落一次呀。它带着几分怯弱拍起了它的翅膀,越拍越快,它不再有胆怯,而是充满自信和勇气。呼!一瞬间,它飞了起来,终于飞在广袤的蓝天之下了。
写完最后—行,我的喜悦之情掩饰不住地在眼底流转。我的第一首诗,终于成功了。原来写诗并没有我想得那么难。看着自己的诗发表在杂志上,涂鸦终于变成了铅字。于是,我微笑着踏进了诗歌的门槛。
回头看我的人生,尝试把每一个点串联起来。不管是成功和失败,飞鸟的翔程永远在它起飞之后。拍拍翅膀,对自己说:试试看!
此文有两条线。一条是“小鸟从羡慕飞翔到飞上广袤蓝天”,另一条是“我从喜欢诗歌到踏进诗歌创作门槛”。从单线来看,前后形成回环照应之美;两线对比着看,彼此交映生辉。更绝妙的是,两条线各自切分为四个小的片段,并让它们并行着交替出现,双线齐进,交错发展——纵向照应,横向对比,构思巧妙。
双线结构是一种非常好的行文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的弊病,又可以展现构思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表现主旨。2004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采用的就是这种“双线”结构。此文以古代名篇《琵琶行》中的名句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与之相对应,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材中“双线”结构最典型最巧妙的文章就是鲁迅先生的《药》: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的社会。
蜗牛•痕迹•我
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
不是因为讨厌它,而是对它身后一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里去,但它分泌的黏液却告诉我它曾经到过这里,这是它留下的痕迹。
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地前进着,我知道前方的困难会随处可见,我知道讨厌的绊脚石会越来越多,但是我拥有一分坚定的信念:冲破困难的牢笼,不到终点绝不停止!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蜗牛已经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缓慢的它更加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自由主地停住了,脑中蹦出一个想法:不曾体味过程的艰辛,胜利的终点对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沉浸在一片茫茫的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烦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放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是啊,我要的是才学,并不是那纸上的分数。
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白色的墙也变成了金色。小小的蜗牛还在向上爬着。我几乎已经不能看到那小小的一点了。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痕迹就见证了它的努力。它让我明白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时光飞逝,中考的日子转眼已经到了,一路的艰辛就要化作成功的光芒,我很兴奋。
蜗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着;我似蜗牛,为小小的梦不断地拼搏着。
蜗牛告诉我:留下的痕迹,便是最好的注脚。
〔点评〕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1、写身边的小材料—— 一个小蜗牛。很多同学都见过这样的小蜗牛,但没人想到它的艰辛,它的追求,它的意义,作者想到了,这是他“慧眼独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材料,都是可以“入”文章的,比如一只小蚂蚁,一个电话,一粒饭米……只要你“慧眼独到”,它们都是文章的好材料。很多同学在作文时为材料头疼,总觉得没材料可写,其实身边的材料非常多,只怪自己“熟视无睹”。2、把小蜗牛和自己放在一起对比着来写:小蜗牛怎么样,我怎么样。这是本文非常成功的地方。任何普通的现象,任何小的东西,一但与别的东西形成对比,或联想到别的东西,就容易产生质的变化。作者由小蜗牛的“所作所为”,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使文章立刻精彩了。一样的道理:你看见一只母鸡冒着大雨保护小鸡,就想到你妈妈对你的种种呵护,文章也会马上精彩起来。
〔思维拓展〕这篇文章可以适用于与努力、奋斗、理想、启发之类相关的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
二、双线组合法
两条线索,各有自己的流向,但要注意选好两条线索的结合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想起了爸爸
蒋励
上课的铃声响了,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这时,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
第三课是一篇散文《背影》,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上课前,这篇课文我看了好几遍。那个步履蹒跚、行动艰难的父亲的背影总是浮现在脑海中,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也是这样一个勤劳朴实的人。他虽然没有高大的背影,也没有温柔的笑容,但他对我的爱却很深很深。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总是来去匆匆。他白天上班,晚上又要研究学问,往往一回家就钻进书房埋头工作。他太忙碌、太疲劳了。每天与书本为伴,没有时间和我促膝长谈,可百忙中,他却总忘不了为我做点什么。因此,每天早晨上学前,我的水壶里总会装满开水。记得小学升初中前的一次模拟测验,我由于粗心大意没取得理想的成绩。妈妈气得骂了我一顿,可爸爸却拦住她说:“算了吧,既然错了,骂也无用,下回改正也不晚。”那天,妈妈的骂没有使我哭,可听了爸爸的话,我却背地里流下了眼泪。
老师开始讲课了,她从作者生平到词语到段落一一讲了一遍,接着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带感情朗读课文。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我越听越感到不安,为什么他读得这么生硬?一字一顿,一点儿感情都没有,好像在叙述一件很平常的家事!
不,不是这样的!我听着,在心里说。此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多么希望老师能给我一次朗读的机会。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倾吐出来。
终于,老师要求朗读父亲买橘子那段课文了。我咬了咬嘴唇,郑重地举起了手。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激动得连握着书本的手都在颤抖。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那个蹒跚的父亲的背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的爸爸也是这样爱我的。记得升中学考试那天早晨,他忙得又是为我准备文具,又是给我灌开水,还煮了两个鸡蛋让我带上。我开始还觉得多余,考试只花了两个小时,煮鸡蛋干什么?吃过早餐,我也来不及向爸爸告别,就匆匆出了门。走出不远,我一回头,看见爸爸站在阳台上正目送着我。他的目光充满了对我的爱怜与深情。这时,我心中顿感一阵激动,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爸爸见我回头,挥了挥手说:“快走吧。”我连忙低下头,加快了脚步,在他的目送下渐渐远去。当我走出很远,再次回望时,爸爸的身影仍然伫立在阳台上,只是变得模糊了。
……我的声音越来越低,甚至有些呜咽了。我努力不让积在眼中的泪滴落下来,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教室里很静很静。我轻轻地坐了下来,心里想,回家后,我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作文,写出爸爸那颗深深爱着我的心。
l明暗双线索
《蓝色蛹•金色蝴蝶》
蓝色——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裂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蛹——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无法将她以为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行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没。她送给我一张CD——《new baby born》,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
(第四个标题)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的痛,转过头,惊奇地看到了一双金色的翅膀。
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我也如此美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1
全可以查到的
N选一吧~

江苏考生的《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
久违的荷花终于开了,在清丽荷叶的衬托下愈发出落得标致。
花是白的,纯洁的那种。
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会来到公园,为的是欣赏这纯洁的白,更为的是纪念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
三十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撼动天地的“革命”。于是四处在“打走资”、“抓苏修”、“打倒‘反革命’”。
接着,中国的“莎士比亚”在剧院看大门,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扫厕所,中国的教育家住进了牛棚……无数的人疯狂了。
而她——一个省委宣传部的年轻干事疑惑了:这,就是革命?她面临着生死抉择:是跟别人一起疯狂,还是勇敢地站起来?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这场运动开始后不久,她就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话语:“我怀疑有人在利用主席的威望搞名堂!”
人们渐渐不能容忍她,同事们开始疏远她,以前的战友甚至在背后恶毒攻击她。
这时她又面临着抉择:“是放弃,还是坚持?”她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终于,“四人帮”不能容忍她了,她下了监狱。然而在狱中,她仍不“悔悟”,仍在坚持着真理,仍在进行着真理的宣传。囚牢能锁住她的躯体,却不能锁住她的言语。
接着,她被判了死刑,临刑前望着台下高喊着口号的疯狂的人们,她继续进行着真理的宣传。于是,一把手术刀插进了她的喉咙。但手术刀能停止她的言语。却不能停止她的思想。
这时一个声音在她的耳畔响起:“你为你的抉择感到后悔吗?”
她从心底里回答:“不!我为自己的抉择感到自豪!”一声枪响,她停止了思想。但子弹能结束她的思想,却不能结束真理。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唤她为“死囚”,而是怀着敬仰的心称呼她为:张志新烈士。
又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我一边欣赏着这出水芙蓉,一边吟着一首小诗:
她把带血的头颅,
掷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海南考生的《两把钥匙一扇门》
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寻找快乐幸福之门。
神睁大眼睛看这两个人:李白,腰挂酒葫芦,身着白青纱,胯下小毛驴,顶上飘飘发,不时用手抚一下那长长的山羊须;阮籍,坐在只眼老牛的破车上,酒瓶东倒西歪,头发凌乱如草,衣服上半只扣子也没有,用一支树枝挂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们进了一个房间,各给他们一只破耳壶,壶中装有半壶酒。阮籍摇一摇又往壶里看一眼,叹气道:“神怕是偏心这西域浪子,我只有半壶酒罢,他却有一壶吧!”李白笑了笑:“神看来是对我们很好呢,我有大半壶仙酒,喝,味道一定美极了!”
神饶有兴趣地看了两人一阵子,微微一笑,把他们带到一个分叉路口,让他们各自走去。
李白的路不好走。荆棘刺丛生满路,泥淖的山石路让小毛驴弄伤了脚,他从驴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顿时一片黄一片黑,鸟儿从树丛中惊飞。他哈哈一笑:“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说,八只脚总比四只跑得快。”他又呷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却碰到断崖,无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小毛驴,你可不必受我压迫了。有缘再会!”说罢动手往山下攀爬。
阮籍也不如意。正当他看着那半壶仙酒叹气时,一只猴子抢走了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帽子,他想抢回来,却打翻了大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鲜血直流。他又叹:“唉!天不助我呀!”爬上车走未几刻,断崖在眼前出现了。他顿时悲从中来,忆起伤心往事,哭天抢地地喊了起来:“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眼前一黑,他晕倒在车上。
李白历遍艰辛,终于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树枝,宝石的果子,银白的叶片,云雾缭绕,花影丛丛,神正笑着对阮籍说些什么,他跑了过去。
神于是宣判他们寻找的结果。点了点他们的酒壶,一阵红光闪过,两人手中多了一把钥匙,一把刻着“悲观”,另一把刻着“乐观”,李白成功地打开了门,而阮籍,无语叹息。
神笑着说:“乐观就是披荆斩棘的一把刀,悲观则是阻道的石。你们也看到了各自的结果,乐观,则幸福快乐,悲观,则无所事成。”
顿时,两人心中,风清气爽,豁然开朗。

【例文赏析】

爸爸的春节礼物

爸爸在外轮公司工作,是一名飘洋过海的海员。从我懂事起,爸爸从来没

有在家里过一次春节,所以,今年春节前,当爸爸回家宣布他的休假排在春节

期间时,我和妈妈喜出望外。妈妈表示要做几个好菜“庆祝”一下,我呢,整

天和爸爸缠在一起,好像生怕他会溜下船似的。爸爸笑眯眯的对我说:要送我

一件礼物,而且随我去商店挑选。【交待爸爸的职业及回家情况,第一条线索出现!】

我想了一下说:“爸爸,我也要送你一件礼物。”爸爸问:“是什么?”

我神秘地笑笑:“现在不告诉你。”【故事发展,送爸爸礼物,第二条线索出现!】

跟爸爸在一块儿,日子过得特别快,一晃五天过去了。大年三十这天,我

吃过早饭,就一个人上街了,去取送给爸爸的礼物。

我来到照相馆,取出了我放大的一张照片,这就是我想好送给爸爸的礼物。

我想:爸爸带上这张照片,即使出海在外,也能经常看到他的女儿了。此刻,

我拿着照片,边走边想象着爸爸接到礼物时的高兴神情,情不自禁地笑了,我

加快了脚步,走回家去。

还没到家门,我就大声喊了起来:“爸爸,爸爸!我的礼物拿来了!”却

没人回答。我一看,门关着,忙拿了钥匙开了门。屋里也没有爸爸的人影。他

哪儿去了呢?对了,爸爸一定是给我买礼物去了。但为什么不等我回来一起去

呢?再说,妈妈为什么也不在家呢?奇怪呀!【高潮出现,双线交错。】

我一转身,发现桌上有一个蓝色塑料皮日记本,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啊!

是爸爸的字迹,是爸爸写给我的。

“小俊:

爸爸走了,不能和你一起过春节了。刚才一个伯伯来找爸爸,说去日本的

船今天上午要起航,可一个船员家里有急事,突然请假了。船上人员不够,希

望爸爸能下船。爸爸同意了……”【书信的内容,体现了爸爸的责任感与高尚的品质,

及对女儿的爱与眷恋。】

我读着读着,眼睛模糊了。失望的、伤心的眼泪禁不住涌出眼眶,落在手

中的照片上。我抹去泪珠,又看下去。

“爸爸拿走了你最近照的那张小照片。只是来不及给你买礼物了。爸爸想

把这个日记本送给你,作为春节礼物。那上面,记录着爸爸去年一年的航海生

活:有宁静的海水,有变幻的天空,也有猛烈的风浪;有爸爸对你们的思念,

也有爸爸跟大海的搏斗。你想爸爸时,可以读它;你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

时,也可以读它……”

我一切都明白了。我深情的捧起爸爸的春节礼物,仿佛看见了爸爸那黧黑

而坚毅的脸……他正在甲板上,挥动着帽子,跟妈妈告别。

【范文品读】

成长的故事

——我与栀子花

我家附近有几丛栀子树。

每当阳光一阵暖过一阵,甚至有点热时,每当雨水一阵透过一阵,甚至有点大时,每当新叶一阵绿过一阵,甚至有点翠时,栀子叶间便孕育出一包包白色的花朵。儿时的我喜欢踮着脚尖仰着头从叶间窥视她们的风姿。等到花儿咧嘴大笑的时候,满树嵌玉,满树生香,我便沉醉花间,整日围着栀子树转了。渐渐地,我对栀子有些不满了:为什么栀子花只有白色的呢?五颜六色该多逗人哪!

当不满变成疑问时,我读书了。学校也有栀子!在一个雨后清新的早晨,我们齐声诵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昨夜有不紧不慢的风,有疏疏点点的雨,我美丽的栀子花是否依旧?晨读结束后,我一路小跑,校园一角白白的,亮亮的,白色的花瓣似乎在牛乳中洗过。有几朵静静地躺在地上,树丛下,似乎偎依着母亲。我拾起一瓣,藏在日记本里,藏在我心里。

我的个儿越来越高了,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了。书中的世界很美丽很宽广,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任我徜徉。我爱读书,正如我爱栀子花一样。

柔柔的五月,栀子开放时,妈妈就在我的卧室里摆上泡着栀子花的玻璃杯,满屋生香。记忆中曾有多少次啊,在栀子花中做着甜美的梦。梦中见到漂亮的语文老师圆圆的酒窝,梦中听到同桌乐儿清脆的笑声,还见到小院里月影下浮动的如我高的小树,树间叽叽喳喳的小鸟儿,其中一只是我……

我渐渐学了很多知识,可直到学了花的知识后,才知道花的万紫千红是由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制造出来的,白花的花瓣中没有色素,而是充满了气泡。大自然的奇妙美丽叫我惊讶不已。

栀子又到了开花的时节了,我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了。探过头去吸一口醉人的清香,我悄悄说:再见了,美丽的伙伴!再见了,可爱的校园!

我在栀子的清香中成长着,老师、同学、母亲的关爱一如栀子的清香围绕着我。我成长的故事中贮满了欢笑,充盈着馨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11
e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