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乐极了可有事也发愁这句话矛盾吗说出你的理由?

如题所述

曾国藩说过:“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一个人只有心情平和,才能处事不惊,做起事来才能有条不紊。一旦乱了分寸,乱了心情,很可能就会被顺逆境差遣。“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意思是说:人高兴到极点就容易发生使人悲伤的事情。平常我们喜欢用“乐极生悲”提醒自己不要太得意了,但是真正的原因和道理就很少有人明白了。其中有两个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1、物极必反
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极限,当到达了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里的相反并不是我们思维里的正反,并不是大喜一下子变成大悲,而是慢慢的转化而已。比如一个人现在高兴到了极点,如果以后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兴,那么相对于乐极而言,以后就会显得悲伤了。所以人高兴了极点以后并不是不高兴了,而是这种高兴比不过最高兴的时候而已。
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去羡慕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因为他们比我们活得更累,他们每往上走一步都是非常困难的,随时都会物极必反,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前进了,其实也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平常人往往发展的空间很大,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能迈出一大步,每一次前进都会让人高兴的。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其实来源于奋斗的过程,然后就是不断的前进。

2、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乐极生悲”都是自身造的,一个人顺风顺水,名利双收,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然而这个时候又容易使人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甚至是目中无人,心中就自然就多了一点傲气,也会多了一种过度的自信,总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完美的,心中就会少了一份谨慎和反省。《菜根谭》里有文:“多过勿羞,无过则忧。”一个人人生得意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身的缺点,而这就很容易给自己日后留下祸端。
曾国藩说过:“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人生得意之时更应该事事谨慎,“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不管是我们顺风顺水的时候还是失意落魄之时,都会有一些错误发生,所以应该时时反省自我,不能让自己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有机可乘,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知道自己犯错误,得意的时候忘乎所以,就会很容易“乐极生悲。”

古人云:“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需谨慎。”极喜极怒,往往使人性情易变。“乐极生悲”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却有大道理,大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这句话是有毛病的,既然乐极了,为什么还发愁?高兴的事情就应该高高兴兴乐观面对。
第2个回答  2020-10-10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没有矛盾,俗话说乐极生悲,他乐得到了极限,然后呢,又突然间有悲愁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0-10-10
没有什么矛盾和理由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一些评价 可以自己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本来就不是什么特别贵的事情 所以
第4个回答  2020-10-10
他这底了,可有事发愁这句话矛盾的说出哪里的人说乐乐的乐基生伤悲。所以说不能太高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