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如题所述

从Au、Ag等元素分析结果(表4-19)看出,伊尔曼得矿区Au、Ag、Hg、As、Sb、Bi、Se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场,某些元素高出地壳克拉克值数百倍至上千倍。该金矿容矿围岩———酸性凝灰岩段(C1d2)具有较高的Au背景场,Au含量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60倍以上,表明容矿围岩系 Au 元素相对富集的地质体,Ag、Pb、As、Sb、Bi、Hg等元素含量明显高出地壳丰度,浓集比率(K)分别为21.73、2.32、26.14、6.02、15和1.27,可见,含矿围岩具备了较高的 Au、Ag、As、Sb、Bi等元素背景场;相反,Cu、Zn、Se等元素丰度值明显低于地壳丰度,显示亏损特征;从矿石中微量元素组成情况看,Au、As、Sb、Bi、Hg等元素含量高出地壳丰度值10倍至数百倍,如Au、As浓集比率(K)分别达417.14和219.8,Sb、Bi、Hg的浓集比率则分别为68.21、89.75和11.28,与含矿围岩相比较而言,区域背景浓集比率(K')从数倍到十几倍,说明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了Au、As、Sb、Bi、Hg等元素的强烈富集,为明显之带入元素;Ag、Pb两元素浓集克拉克值虽大于1,但其浓集背景比率皆小于1,说明成矿作用过程中属于带出元素。值得进一步提及的是,Cu、Zn、Se等元素在含矿围岩中含量极低,浓集比率分别为0.18、0.19和0.75,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则发生了明显的富集过程。虽然在矿化岩中,Cu、Zn两元素仍明显低于地壳丰度,但其背景浓集比率(K')则分别达1.22和2.11,富集程度是很高的,属带入元素;而Se元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富集更明显,背景浓集比率(K')达到17.67,显示了明显与Au等矿化元素变化的正相关关系,属成矿带入元素,即成矿元素或成矿伴生元素。

表4-19 伊尔曼得(硅化岩型)金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一览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