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性格遗传给孩子的可能大吗?

如题所述

可能大。父母的性格应该会遗传给孩子,环境和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6
肯定会有,但是这种影响的不一定会让孩子和父母一样。有些时候孩子会和父母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但也有时候孩子会表现出和父母对立的性格。比如有时候非常强势的父母反而养出懦弱胆小的孩子。

某个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 提出过一个double-awareness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被排挤的人,一方面有作为受害者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完全理解甚至是认同整个社会排挤ta的原因。比如说一个同性恋, 一方面有作为受害者捍卫自己的人权的意识,另一方面其实也非常明白那些排斥ta的人为何排斥ta。其实这个概念在很多方面都适用。比如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她就说过,一个女人在照镜子时,她是以男人的视角在审视自己;她认为好看的样子,往往大部分男人也觉得好看。此时,她同时是一个主体(男性视角),也是一个目标客体(镜子中的自己)。

回到正题,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与别人互动的过程中,会在各个方面同时内化两个对立的角色。一个长期被欺压的人,除了那个被欺压的角色,ta也学会了欺压别人。一个从小被父母唠叨的人,嘴上每天抱怨父母这个烦那个烦,回头就用一样的方式唠叨自己对象。据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一个人经常抱怨自己父母的某些问题,那么大部分时候这个人自己也有那些毛病。

当然,具体某个人到底倾向于扮演哪个角色,这其中的因素太多,又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更多扮演那个弱势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些女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渣男,下定决心下次必须找个好男人,结果到头来还是一个渣男。还不算太坏的一种可能性是,这个女生看起来就比较弱势,比较招渣男注意,而且不懂得拒绝,每次都是半推半就从了。再糟一点就是,这个女生自己就最被渣男那种风格吸引,在和荷尔蒙的缠斗中理性每次都败下阵来。最无药可救的一种情况是,这个女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能把对方变成渣男。比如我读到过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有位妇女多年来经历多很多位前夫前男友的家暴,由于最后一位男同志看起来实在是太斯文了,工作人员就仔细盘问了一下。原来这位妇女认定男人一定会打女人,每次一吵架就挑衅对方:“你是不是想打我啊?”,“你有种就打我啊?”,“是男人你就打我啊?”。一个男人如果经常这样被挑衅,哪天真出手打了也没啥可惊讶的。我自己就有一位经历过无数渣男的朋友,估计属于第二类。她说,她自己理智上其实知道应该远离那些渣男,但一方面她就是会被渣男吸引,另一方面她仿佛已经习惯了处在有点小挣扎甚至有点小暴力的环境中。她熟悉那样的相处模式,甚至觉得那样相处模式是舒服的,安全的(一个未知的世界比一个已知的危险世界更可怕)。有时候她认为某种程度的语言或者肢体暴力是必然会发生的,如果没有发生反而会让她焦虑;而只有发生了她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倾向于扮演弱者的人往往也习惯于向内攻击自己。比如说,每次别人提出一个要求,请求,甚至只是一个提议,弱势的人即使不同意也会下意识地先答应下来。即使不开心或者很难实现,ta也会一直忍着熬着,直到自己承受不住的时候,要么诚惶诚恐地嘀咕出来,要么以哭或者崩溃或者生气的形式爆发出来。按佛洛依德的理论,当我们限制自己对外表达攻击性的时候,这种攻击性就被导向内部攻击自我。所以弱势的人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估计每天都在自我伤害。至于为何不敢表达违背对方意愿的观点,佛洛依德可能会说,最开始是因为害怕失去爱,之后慢慢内化了这种恐惧,觉得如果自己违逆了别人的意愿就会被惩罚,被抛弃,就像自己小时候经历的那样。所以每当他们与外界有任何矛盾,都会进入一种高压警戒状态。内化的恐惧让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反对声,于是就只能在心中鞭笞弱小的自己。当然现代心理学会有一些更科学的解释。比如说,这可能是条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 产生的认知恐惧,对应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来纠正认知。这在原理上和某些强迫症有点相似。比如一个每天要洗很多次手而且不能用手碰任何东西的人,ta就是觉得手一碰东西就会脏,而且对弄脏手又非常非常强烈的抗拒和恐惧。而治疗的思路之一就是让ta一点点接触东西,让ta学习新的认知,即手脏了也不会有任何可怕的事情发生。回到那些弱势的人身上,纠正的思路就是让他们重新认知:即使他们表达了反对的观点,别人也不会就此恶言相向;而且即使别人恶言相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去找其他人玩儿。

我认为这种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的依赖应该是很普遍的。比如一个在暴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可能就会习惯于生活中有暴力。这时候ta有两种选择,要么去找能提供这种暴力的人,比如上一段的情况;要么自己主动创造那样的暴力,比如那个之前那个继承她前夫所有暴力元素的妇女。这让我想起了《越狱》中的T-BAG。其中有一集专门描写了他小时候的经历,和他出狱后带着心爱的女人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求爱。其实他这一辈子都被禁锢在童年的痛苦经历中,他带着那个他认为能给他爱的女人回去想要解放自己,却一次一次被拒绝。那集真的是刷剧生涯中少有的让我心痛的一集。T-BAG说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有类似的问题,而他自己不育,他很高兴这种悲剧将要在他这里终止。排除那些天生大脑和常人有区别的人,很多每天怼天怼地怼空气,对全世界都充满攻击性的人,往往童年在某种意义上都没有被温柔对待。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不满,可能最终来自于对自己的恨(self-hatred)。不过同情归同情,我个人是比较赞同剧中那位女性拒绝T-BAG的做法。T-BAG 的那种变态应该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内化的共同结果。单说暴力行为的内化,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行为模式上,在他的潜意识中应对很多情况的第一(可能是唯一)选择就是暴力,比如别人不尊重他的时候,别人拒绝他的时候,或者别人威胁他的时候。另一个是心理动机,他从小到大浸泡在那种变态暴力的环境中必然自己也积累了不少愤怒。一方面在自己被虐的过程中产生了的怨念,另一方面就是和他父亲长期相处中感染的情绪。即使什么事都没发生,他的愤怒制可能就已经是99;外界环境只要给他一点点刺激就能点燃他的怒火。对于T-BAG那个角色来说,我觉得这种变态性格几乎不可能改变。而愤怒时的他习惯性选择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诉诸于暴力。这种瞬间怒火中烧的感觉,估计小时候经常被打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顽皮的时候可能也会有。

还有的人可能总体会偏向于那个弱势的角色,但在某些有权利的位置时却会以自己最讨厌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最终还是变成了那个自己讨厌的人)。举个例子。我之前有节课的助教是个nonbinary (非二元性别的),据我从另一个博士生得知,那个助教非常关注LGBTQ 的各种权利斗争,也经常为其他弱势群体鸣不平。然而作为掌有学生成绩生杀大权的助教,ta在期中考试的时候一口气挂了五分之一的学生。其他很多例子也不少见。比如有些老师对学生极度严苛,但在学校领导面前就是个怂包;再比如有的人在公司里人见人欺,回家之后对老婆孩子呼来喝去。这可能就是老祖宗说的“欺软怕硬”,“专捏软柿子”。和上一段类似,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内化并且认同了这种标准,比如觉得表现不好的学生就应该被严厉对待,或者身处下位的人就应该被欺压; 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积累的怨念驱使他们以这方方式宣泄。

这种对生活中的互动的内化其实不限于童年,对成年人也适用。再来个栗子。美国的文化里大部分时候都会用比较委婉的语言表达意见,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估计是,在厨房里一波毁天灭地的操作之后还能云淡风轻地来一句:”I'm not the best cook in the world"。我经历了好几次这种表达之后才领悟到,“全世界第二好的xx” 原来是对自己技术水平的讽刺。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为这种委婉表达和国内的朋友抱怨。一年后我第一次暑假回国的时候和一个朋友见面聊天。当我们八卦到另一个朋友做的蠢事时,我很自然地说了一句“那真是不太明智啊”,然后我朋友一口盐汽水喷过来“还不太明智,是蠢爆了好吗”。我当时是发自肺腑地觉得,那个朋友怎么这么粗鲁。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真的是从认知到情感层面都内化了美国的语言习惯。再后来,我发现我每次换室友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携带他们的一些习惯。比如有个前室友三天两头会买鲜花放在客厅,在和他分道扬镳之后的头几周,我居然也很魔性地买了几次花。那时候我才明白,我是多么习惯客厅里有一束花,以及客厅里少了那束花是件多么难受的一件事。既然新室友不买,那我只能自己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