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分不清孩子之间是霸凌还是打闹,看清华教授的4条标准就懂了

如题所述

近期,许多学校和幼儿园都举办了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和老师们都应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然而,一段关于某小学老师公然霸凌学生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在表演活动中,一位男生站在台上,用激昂的声音背诵《满江红》。由于他的声音过于响亮,坐在前排的一位女生感到不适,开始捂耳朵,并时不时回头看正在拍摄视频的老师。然而,她的求助并未得到老师的帮助。
当男生的表演结束后,老师对他表示了赞扬,然后对这个女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实际上,更准确的描述是霸凌。老师首先指责了女生的行为,并称视频中的“全是你那讨厌的镜头”。女孩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但这并未让老师停止,她继续大声说:“让你妈妈看看你的德行,人家家长都看看你都烦,每一个镜头里都在回望,人家在那表演,你在这捂耳朵,这叫尊重别人吗?”
女孩此时非常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没有停下来,一直催促她:“快一点,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大家的时间,快点过去,你别让我拽着你去。”然后,老师把女孩带走,并在整个过程中煽动其他同学的情绪,让他们把责任推到女孩身上,认为她影响了其他人的表演。
女孩的家长看到这个视频后非常愤怒。他们表示,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可以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应该私下进行,而不是在全体同学面前指责孩子,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家长还表示,如果孩子因此产生自卑情绪或被同学排挤,责任应由谁承担。
实际上,这种情况本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老师可以适当提醒表演的男生,声音可以小一些,或者让他站得远一些,或者让前排的学生坐得远一些。总之,有很多方法比这种处理方式要好。
这段视频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因为它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当下这个女孩遭受的霸凌,而霸凌者竟然是一名老师。
实际上,很多人难以区分孩子之间的打闹和霸凌,以及孩子是否受到了霸凌。我们不应该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因为有报告指出,在美国有10%-20%的人在读书期间遭受过“校园霸凌”。
挪威心理学家丹·奥维斯对“校园霸凌”的定义是: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遭受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这些“负面行为”可能包括身体或言语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拒绝和排挤,或者类似性骚扰的评论和嘲笑。
以下是区分霸凌和打闹的四条标准:
1. 是否存在力量不平等:如果双方在体力、智力、权力、人数或性别上存在不平等,并且是强势一方做出的行为,才可以被认定为“校园霸凌”。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那就是打架斗殴或违纪违规,而不是霸凌。
2. 是否有伤害意图:“校园霸凌”是一方试图给对方造成痛苦,并从中得到满足或快乐。如果是意外伤害或无心为之,就不是。
3. 是否反复发生:霸凌事件不是偶发性的,而是经常性、重复性的,至少出现两次以上。
4. 是否有挑衅行为:如果行为是正当防卫或自我保护,那就不算“校园霸凌”,只有无理由的攻击才可能构成“校园霸凌”。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远远谈不上是霸凌这么严重。然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宝贝,不能忍受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此,家长需要学会分辨孩子之间的打闹还是霸凌。
以下是家长可以观察的几个方面:
1. 面部表情:孩子打闹时面部表情是自然愉悦的,而霸凌时表情则是痛苦和恐惧的。
2. 参与意愿:打闹时孩子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与,而霸凌则是被迫或因被挑衅而参与。
3. 用力程度:打闹时孩子会控制自己的力道,担心伤害到他人,霸凌时则会非常激动、失去理智,尽全力攻击他人。
4. 角色是否转换:打闹时孩子们的角色会轮流转换,而霸凌时双方通常是固定角色。
5. 是否群聚:打闹结束后孩子还是会一起玩,但霸凌结束后大家则是一哄而散。
6. 是否有意伤害。
7. 是否反复发生。
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异样时,可以试探性地询问孩子:“你最近为什么不想上学?”“我看到你最近心情都不好,是发生了什么了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让孩子觉得可以把事情告诉家长,家长会给予帮助。
如果孩子遭受了霸凌,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用一种坚定、支持、倾听的态度陪伴孩子。家长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在工作或读书时期遇到的困难和类似的经历,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也不例外。
家长还需要给孩子提供坚强的后盾,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可以依靠家长。此外,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类似的新闻,并借此跟孩子说,如果我孩子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做,让孩子知道你是一个会保护孩子的人。
如果以上措施都无效,可能孩子的状况比较严重,就要考虑寻求其他帮助,比如学校的老师或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但如果不幸发生了,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如何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尽量减少伤害,陪伴孩子尽快走出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