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总规为什么加入一核和一区?

如题所述

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相比草案,本轮规划期限由此前的2030年改为2035年。城市空间结构由“一主一副、两轴多点”,改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为什么后来加入了“一核”和“一区”?
市规划国土委(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总规划师施卫良:规划修改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表述的修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公告时,城市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经过多轮征求意见,采纳专家建议,最终版本增加了“一核”和“一区”,并相应调整了“多点”的内涵,最终将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确定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另外,从“生态涵养发展区”到“生态涵养区”的变化,体现了新版总规针对山区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深刻转变。这不是不再重视山区发展,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北京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很好的体现了继承、发展、提升的逻辑。首先是继承,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两轴始终能够体现*中心、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这也是进一步延续上一轮北京总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想法。
另外,发展提得非常明确,突出体现在如何处理“都”和“城”的关系,在首都和城市的发展之间所做的一种协调和平衡,可以称为“一揽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提升,这里面实际上解决了舍与得的关系。
减量化的大背景下,要拒绝那些不符合首都功能、不走高精尖的路子、用地效率又比较低的这些产业,真正从招商走到选商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