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鼓书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清道光年间,襄垣艺人史金星在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基础上,对鼓儿词唱腔进行革新,尤其是咸丰初年,他的徒弟路永泉拓展书目题材,引入上党宫调、落子和襄垣秧歌元素,增强了戏剧冲突和人物描绘。盲艺人苗喜来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悲板”和“抢板”,进一步丰富了鼓书的表现力。


进入民国初年,段明和在原有的板式基础上创新,如起板、二性、垛板等,董才元等人则成功融合了上党梆子、落子与秧歌,形成了独特的夹唱特点。董才元还开创了单人操作全套打击乐的先例。与此同时,“柳调”作为一种以“明眼人”为主的说唱形式崭露头角,田维结合“鼓儿词”与本地小调《莺歌柳》,形成固定的“柳调”,并逐步与盲人鼓书交融。


“柳调”在乐器和唱腔上有所发展,伴奏乐器变为月琴,出现了哭板、抢板等。内容上,既有宗教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篇幅较长。由于盲艺人的限制,书目主题多集中在“忠奸”与“才子佳人”上。表演形式上,乐队规模扩大,击乐者为主导,伴奏者根据角色分工,形成了生、旦、丑等行当。此时的上党鼓书板式与演唱形式趋于稳定,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但盲艺人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




扩展资料

上党鼓书,山西曲种。起源于山西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又称鼓儿词、襄垣调。相传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和算卦,使鼓儿词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早期唱腔只有慢板、快板两种。道光年间,盲艺人史金星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咸丰年间盲艺人路永泉又吸收了当地的宫调(即上党梆子)、落子、秧歌等戏曲唱腔。以后的苗喜来、段明和等两代艺人又在板式和曲调方面加以发展,遂使上党鼓书基本定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