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武汉会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一、武汉会战的背景
1、国民参政会召开。民国二十七年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
7月6日,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大会庄严宣告:“中国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
2、日军战略企图。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攻占汉口的作战,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暂时搁置。
1938年4月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徐州会战时,亦决定实施武汉作战,在制定徐州会战计划时,即“预想到会战以后的形势并把将来进行武汉作战也考虑进去。”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实施攻占武汉的作战。
二、武汉会战的意义
武汉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攻占武汉以前,日本妄图通过强大军事进攻,一举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经过中国军民15个月的奋力抵抗,日本兵力伤亡近45万人,军费支出近100亿日元,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都已达到空前程度。
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扩展资料:
战役结果:
在长江北岸,日军在田家镇要塞攻防战中“战死287人,负伤866人,合计1150人,预料还要增加”。在长江南岸,在江西马头镇要塞,中国守军与敌恶战8昼夜,予敌大量杀伤。
在富池口要塞同日军血战近10天,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无耻的日寇竟向国军施放毒气才占领。
在大别山地区,国军在富金山高地顽强阻击日军,予敌重创,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每个连平均减员到40人,营长一级的军官也多有伤亡。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
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由于国军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各路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然而,国军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国军在武汉会战中,阵亡多少将士,国军投入了多少部队来保卫大武汉?
为保卫武汉,国民政府重新划分战区,制定战略防御部署,集中110万人,与30万日军展开大混战,从6月到10月底同日军展开了一系列英勇的防御作战,使敌在推进途中付出重大代价。在长江北岸,日军在田家镇要塞攻防战中“战死287人,负伤866人,合计1150人,预料还要增加”。在长江南岸,在江西马头镇要塞,中国守军与敌恶战8昼夜,予敌大量杀伤。
在富池口要塞同日军血战近10天,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无耻的日寇竟向中国军队施放毒气才占领。在庐山南北,中国军队与敌展开激战,取得万家岭大捷,毙敌3000人,伤敌更多,俘虏3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50多挺、步枪1000多枝,军马100余匹。在大别山地区,中国军队在富金山高地顽强阻击日军,予敌重创,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每个连平均减员到40人,营长一级的军官也多有伤亡。同时,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的险峻地形,巧妙阻击日军,激战1个多月,致使日军付出了战死1000人,伤约3400人的代价才得以突破。在河南信阳,中国军队持续阻击日军,歼敌2600人。
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在苏联志愿航空队配合下,与敌激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落日机62架,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
由于中国军队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各路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中国军队从武汉地区撤退。
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人。国民党方面也付出了死伤20多万的代价。此战成功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是中日最大规模的决战,中国军队虽然集中了较多的兵力,展示了强大的作战决心,但是其单纯防御的作战思想和各自为战的本位主义暴露无遗,在武汉大战中,国民党在其他战场均没有进行积极的配合,使日军能够集中力量在武汉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日军还乘机占领广州,完成了对中国海上包围,隔绝了中国从海外取得物资和武器的通道,抗日战争形势进一步恶化。但与此同时,日本兵力不足的致命弱点暴露无遗,日军在武汉会战后,已经难以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击,中日进入了比耐受力的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的发展历程如何?
1937年12月,日本出动大批飞机,在太平洋炸沉了美国军舰“帕奈”号及英舰“瓢虫”号。次年3月11日,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强令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辞职;及至1939年3月16日清晨,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占领了首府布拉格。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易守难攻,是华中重要的战略要地。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虽然迁都重庆,但它的许多重要机构却都设在武汉,因此,武汉成为中国实际上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日本为了强迫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于1938年5月19日占领徐州后,就把下一个进攻目标对准了武汉。
1938年5月19日,日军沿陇海路西进,准备攻占郑州后,再沿平汉路南下攻取武汉。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进攻,在郑州花园口决堤,日军被迫改变了进攻路线。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西进,从南面进攻武汉,另一部沿大别山北麓西进,从北面进攻武汉。
6月7日,日军一部在军舰的掩护下,从镇江沿长江南岸西进。12日,日军攻占安庆,揭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日军占领安庆后,继续西进。25日,突破马当外围的日军与守卫马当要塞的中国守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伤亡都很大。29日,日军绕过马当攻占了彭泽,马当腹背受敌也于当日陷落。接着,日军于7月3日在湖口附近登陆。中国守军奋起阻击,双方展开激战。7月5日,日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占领了湖口炮台。同时,沿长江北岸进军的一路日军也从安徽合肥南下,18日攻占潜山,并向太湖方向进攻。至此,中日军队在太湖、湖口、鄱阳湖一线形成对峙。
7月中旬,日军又增加了兵力,调整了部署,准备继续西进。23日,日军在军舰、飞机的掩护下,越过鄱阳湖,在九江以东的姑塘附近登陆。24日,另一部日军也在九江以东的另一地点登陆。24日晚,两部日军向九江发动了猛攻,中国守军奋力抗击,但外围很快就被攻破。26日,中国军队放弃九江,退守瑞昌。日军占领九江后,兵分两路分别向瑞昌和南昌进攻。但在接下来的进军中,却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顽强阻击,进展缓慢。日军增加兵力后,于8月中旬在飞、大炮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向瑞昌发动猛攻。中国守军尽管英勇奋战,但在日军猛烈轰击和施放毒气的情况下,损失惨重,24日瑞昌失守。日军占领瑞晶后,又兵分两路,主力继续沿江西进。
与此同时,长江北岸日军也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7月下旬占领了太湖地区,8月初又占领了黄梅。但在接下来的进攻中,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双方形成激烈的拉锯战。但日军在猛烈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于9月16日占领武穴,并向田家镇发动猛攻。中国守军奋力抗击,但田家镇仍于9月29日失守。10月19日,日军在占领浠不后,向武汉进发。
8月下旬,另一部日军也从合肥出发,兵分两路,左路沿大别山北麓西进,经商城直插武汉,右路沿淮河南岸西进,攻取信阳后,迂回武汉。左路日军遭中国守军顽强阻击,伤亡惨重,于9月16日才占领商城。中国守军退守大别山各隘口,层层阻击日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鏖战。右路日军也遭中国守军顽强阻击,10月12日攻占信阳,切断了平汉铁路线,南下威胁武汉。此外,南方广州也于10月23日失陷。至此,武汉已完全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27日,日军占领了整个武汉,至此,武汉会战结束。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双方投入的兵力都是前所未有的。会战虽然以中国军队的失利而结束,但也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日军的战略进攻受阻,从而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扩展资料:
武汉会战详情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
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第3集团军阻击。20日,日军第9师投入战斗,协同波田支队合击瑞昌。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日军先后占领码头和富池口。由于守军增调4个军加强防御,双方在大冶、阳新地区形成对峙。
日军第27师经月余进攻,占领箬溪,向咸宁进犯。第101师渡过鄱阳湖,向德安地区的第1兵团进攻,双方成胶着状态。10月上旬,第1兵团抽调三个军在德安西北万家岭实施反击,一举歼灭日军约4个团。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沿长江北岸地区进攻,攻占黄梅后继续西进。
9月中旬,日军占领广济、武穴后,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一个军固守要塞,三个军在外围策应作战,奋战旬余,伤亡甚重,29日要塞失守。日军攻占浠水,直逼武汉。日军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地区进攻,8月下旬从合肥出发,分别占领六安、霍山后,向固始、叶家集方向进攻。
商城失守后,守军退守大别山各要隘,双方激战月余。日军第10师攻占固始后,在春河集、潢川一带遭第59军顽强抵抗,又在信阳以东地区遭第1军阻击,后得第3师增援,占领信阳,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
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准备进攻武昌。日军第9师攻占贺胜桥,切断了粤汉线。日军第27师配合第9师向粤汉线推进,27日占领桃林镇。至此,武汉已被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为保存军力以利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地区部队。
日军第6师26日占领汉口。波田支队同日占领武昌。27日,日军第116师与第6师各一部占领汉阳。至此,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人。
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死亡多少日军?
日本25.7万死伤。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战争评价
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中国幅员广大,日军可以回避我们的阵地设施,而日军的惯用战法就是迂回包围,即使从阵地防御的角度来看,在作战指导上也有不足与失误:兵力分散,以连绵不断的一线式阵地进行防御战斗,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战略预备兵团;
会战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处处追随在敌人行动之后,不少措施类似“挖肉补疮”;在指挥体系上,受人事关系影响过大,许多兵力调配不是以作战需要为依据,而是按派系及资历任官,职务与所属兵力不适应,造成“屋下架屋,床上叠床”的弊病;
命令、报告的转达,自军事委员会至基本战略单位的师,要经过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5个层次才能到达,难免贻误战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