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如题所述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为有200多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世界范围内食源性疾病在不断增长、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球关注问题、新出现的疾病与食品生产相关联、大限度减少禽流感的风险、预防疾病从农场开始、化学危害可污染食品、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学校是宣传食品安全的场所、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

1、有200多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许多人因此丧生。适当的食物制备可防止大多数食源性疾病发生。

2、世界范围内食源性疾病在不断增长:食品中引起疾病的生物体通过全球食品链远距离广泛传播,致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升级和扩大。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因为城市居民食用非家庭制作的食品较多,包括新鲜食品和鱼、肉类及家禽等,它们在处理或制作上可能不够安全。

3、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球关注问题: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增加了发生涉及污染食品国际事件的可能性。大多数国家通常都进口食物产品和原料,在出口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系统,可增强本地和跨界卫生安全。

4、新出现的疾病与食品生产相关联:过去10年里,影响人类健康新的传染病大约有75%是因细菌、病毒和源自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其他病原体所致。

5、大限度减少禽流感的风险:绝大多数人间H5N1禽流感病例,是在直接接触受被感染的活禽或死禽后感染。为避免食源性疾病,人们应做到:生肉与其他食品分开,保持清洁并洗手,烧熟煮透。 

6、预防疾病从农场开始:从农场开始预防动物感染,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把鸡场中的沙门氏杆菌量减少50%,会使因感染细菌生病的人减少50%。

7、化学危害可污染食品:可导致癌症的丙烯酰胺,是在高温烹煮(通常在120°C以上)某些食品过程中由自然成分形成的,食品业正在努力寻找适当的方法,降低接触此类化学品的风险。煎炸、烧烤或烘焙食品时应避免烹制过度。

8、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从农场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食品污染。在食品供应链中,农场主、加工商、销售者和消费者,人人都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妇女是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妇女分工负责家庭膳食。

9、学校是宣传食品安全的场所:对儿童进行安全食品操作行为的教育,是今天及未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将食品安全课纳入学校课程,可教给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有助于保证儿童及家人的健康。

10、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加强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