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到我家》是在暗讽中国式教育吗?

如题所述

电影《洋妞到我家》在欢笑间其实融入了很多真知灼见,喜剧的形式使得这些观念并非一味的说教,而是令人感同身受,面对孩子的教育中国父母往往以爱之名,给予了孩子过多的溺爱,同时又让孩子在小小的年龄背负了与其不相符学习上的重压,生怕孩子受了委屈,输在了起跑线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方式是诸多中国小孩的真实写照,电影中也正是如此,看似虎妈的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过度关照,使得小女孩五岁了连鱼刺骨头都不会吐,几乎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而互惠生娜塔莉的到来,正是在着力于改变这些,她以其自已的方式教会了孩子各种生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的老话反倒成为了这个来自异国的女孩所教会孩子的,很多在中国父母眼中不可为之的事情,其实才是孩子得以成长独立的关键,还记得电影中顾全大局面对虎妈的咄咄逼人的羊爸一句“移得了环境,移得了心境吗?”是给我映像最为深刻的一点,我们一再看到了国外环境的优越,却忽视了西方教育独立与自主才是其真谛所在,电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中国式移民和家庭教育的反思,以最真切的方式给予观众以动容。一个极具中国特色代表性的三口之家,一位来自南美的激情似火的互惠生女孩,电影《洋妞到我家》以其文化理念上的差异上演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欢乐喜剧,而其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这并不是一场毫无养分的无厘头闹剧,电影在令人欢笑之余更折射出当下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反思与探寻。徐帆搭戏陈建斌,二人在电影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上演的虎妈羊爸的组合可谓是想得宜章,徐帆饰演的“虎妈”形象爱女心切,对女儿给予了种种过度保护,为了能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一心为了移民而赚钱想把女儿送出国门,而陈建斌饰演的“羊爸”看似软弱无能,对虎妈的做法虽有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但实则是对虎妈的包容和为家庭和睦的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而为了能让女儿学好英语,虎妈请来了来自哥伦比亚的互惠生娜塔莉,这个来自南美异国女孩的率真与执着打破了这个看似一潭死水为了出国而陷入僵局的家庭,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这个家庭以往的观念,电影也正是通过这种中西方文化教育和生活上的差异,达到了绝佳的喜剧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中国电影市场如今的红火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就像一块大蛋糕,谁都打算、都有可能在内地电影市场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这就导致国产电影在数量上出现了单纯的增加,但类型片的发展却鲜有进步。如今的市场上多为爱情、喜剧、青春等题材电影,因为这些题材电影卖座,也就一窝蜂的去跟拍,典型的市场工业初级阶段的模式。但并不能说其他类型的电影没有,只是很少而已,比如这部《洋妞到我家》,家庭片。换句话说就是适合全家老少观赏的电影,看似受众面很大,却不是市场喜欢的那种类型,电影可能不会卖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什么电影适合全家老少观赏观赏呢?起码现在的很多娱乐大片都具有这个属性。但在类型化的选择方面,要另当别论了。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分级制度,导致很多具有重口味情节的电影在院线放映,并没有将不适合的观众区分开。美国电影分级,G级代表全年龄级,真正的家庭观影,比如迪士尼的动画片、《音乐之声》等。PG级,父母要带着孩子(10岁以下)看,比如《哈利波特》前几部和《小鬼当家》,里面有点暴力和阴暗场景;PG-13,13岁以下不宜(并不是不能看),非要看的话要有父母陪同,比如成龙的动作片和漫威大片,大量的动作戏和少量的激情戏,以此类推,后面就不说了。

第2个回答  2017-11-09

这部《洋妞到我家》按照美国那种分级,比较复杂。首先电影属于G级,适合所有人,讲述一个中国传统三口之家招了一名外国留学生,也就是互惠生在家帮着看孩子,外国学生与一个4岁孩子的搞笑经历,一个人畜无害的故事。但电影的主题却是讲给父母听的。电影除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上的表现之外,中国式教育的问题也被摆在了前台,掌上明珠、细心呵护、父母娇惯孩子、逼迫孩子上各种辅导班等中国式家庭普遍的现象,与外国开放式、富有冒险精神的独立式教育形成的对比,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所以说这是一部真正的家庭电影,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观赏,甚至是孩子带着父母去观赏,因为片中暴露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这种现象非常值得一看。而且电影并不说教,反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拍得很有趣味性,电影只是一个引导作用,将我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现状展示给观众,在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将中西方教育的对比形态用影像化的语言突出,显得十分形象。片中徐帆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呵护,无微不至的关爱,除菌剂、有机食品、亲自给孩子除去食物中的骨头、不准独自外出等等,甚至为了孩子而冷落了夫妻关系,并且随着外国互惠生到来,通过文化对冲,森严的孩子保护条例被一一打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